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4G时代:中国移动的兴奋与忐忑

发布时间:2013-12-04 13:09:22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将TD-SCDMA这一最年轻标准的3G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移动。此后的四年多里,TD成为了这家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的难以承受之轻&rdqu..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将TD-SCDMA这一“最年轻”标准的3G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移动。此后的四年多里,TD成为了这家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的“难以承受之轻”。如今4G牌照发放在即,中国移动拿到TD-LTE牌照已无悬念。

此“TD”已非彼“TD”。中国移动对4G寄予了厚望,期待可以依托更成熟的技术标准,改变3G时代的被动局面。但同时,没人可以保证3G时代困扰过他们的那些麻烦,都能在4G初期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位移动内部中层管理者表示,“面对4G,我们一方面是兴奋,另一方面,是忐忑。”通过影响运营商4G发展的三个关键节点“终端-网络-运营”,我们试图找出中国移动在4G时代的成败关键。

终端:iPhone抢占高端,千元机决定战局

3G时代,TD-SCDMA终端一直是中国移动的掣肘。4G的起步期,中国移动同样面临终端偏少的局面。中国移动把4G终端划分上网终端(MiFi)和手机终端两种,MiFi相当于移动网络热点,不具备普适性。真正能够衡量TD-LTE终端成熟度的,还是手机。

今年8月底,工信部发放国内首批4G手机入网测试许可,三星、索尼、中兴、华为的 4部TD-LTE手机此列。腾讯科技从广州营业厅看到,截至目前,用户可以买到仅有三星N7108D和华为G716。索尼M35t仅作为用户体验机摆在展示台上。

令移动稍有底气的是,与苹果就引入iPhone的谈判几成定局。目前支持TD-LTE的iPhone 5s和5c已获得入网测试许可。最新传闻称,12月18日移动在“和”品牌发布仪式上,可能会公布iPhone与移动签约的正式消息。

4G临近,中国移动似乎对iPhone抱有异乎寻常的热情。虽然行货版引入已无太多障碍,但中国移动还是提前开启了港版iPhone5s/5c的升级服务,旨在提前圈定高端用户和年轻用户群体。

在广州移动营业厅,腾讯科技发现了为港版iPhone 5s/5c提供升级服务的专席。用户的最新一代iPhone经过简单解锁后,不换号码,即可使用中国移动的4G网络,并可现场办理套餐。

但仅仅依靠iPhone并不能实现终端的多样化和更大范围的人群覆盖。3G时代千元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极大推动了我国三四线城市的3G用户增长。截至今年10月,国内3G用户总数已超过3.9亿,其中中国移动3G用户数达到1.76亿。

从目前多方的分析来看,会率先选择升级4G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是3G时代培养的,对移动互联网有深度使用习惯的手机网民。因此,中低端智能机同样是移动4G战略的关键。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日前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国移动将于2014年底开始推出多款千元智能手机。

根据中移动的终端发展规划,2013年仍将以3G终端为主,2014年3G与4G终端并举,2015年以全面力推4G终端,并实现高中低端产品的全面覆盖。中兴、华为、联想、海信、酷派、天语等厂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在未来推出千元级别的4G智能手机。

“对于融合发展带来的终端成本较高的问题,(中国移动)通过规模定制实现多模多频段终端成本的降低。”在李正茂表态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最近酝酿取消“五模十频/十三频”的终端硬性要求,或考虑采购TDD/TD-SCDMA/GSM三模单TDD芯片终端,带动4G终端快速普及。

放开终端模式准入门槛,也有利于移动降低终端方面的高额补贴。由于高通在“五模十频/十三频”的技术上的领先其他芯片厂商,如果继续维持这一硬性标准,移动很难在终端采购上获得足够的话语权和价格空间。

而在TDD/TD-SCDMA/GSM三模芯片上,联发科、展讯、联芯科技等国产厂商都已推出相关方案,芯片选择的多元化将直接影响终端价格,并最终让4G的普及受益。

网络:速度提升明显,覆盖成为难题

工信部和中国移动等产业相关方,曾制定过一份4G网络建设的时间表。2008年,3G牌照尚未发放之时,中国移动就启动了关于TD-LTE的概念验证工作,至2010年,先后完成了概念验证和技术试验两个阶段。随后TD-LTE进入规模试验期,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园建设了第一张准4G试验网络,随后又在多个定点城市开启了4G试验网和演示网建设之旅。

进入2013年,随着TD-LTE相关技术的成熟,中国移动4G网络验证部署明显加速。今年以来,腾讯科技在多个TD-LTE试验网和试商用城市进行实地测试,TD-LTE网络下载速度均值在50~35Mbps之间,远高于TD-SCDMA的1~2Mbps。同期联通最高规格3G实际速度在10Mbps~25Mbps之间,电信则在1~4Mbps。

仅就速度而言,TD-LTE将可能帮助中国移动赢回对网络要求较高的客户。即便同更成熟的LTEFDD相比,两者在速度上的差距也不明显。和速度相对应的,是信号的覆盖。目前这一部分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地,特别是4G信号的室内覆盖,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中国移动今年在全国启动了20万个TD-LTE基站的建设,目标年底内实现100个重点城市主城区的4G连续覆盖。但从近期的实际测试来看,较早参与4G规模试验的十几个城市基本完成了目标覆盖,但后续启动的基站建设城市,目前覆盖并不理想。

以北京为例,中国移动的4G网络覆盖范围仅到达东、西、北三环内,南至两广路,以及清华、北大、国贸、CBD及园博园等区域。且上述覆盖仅限于室外,室内信号表现非常不稳定。在覆盖区域之外,信号会自动转换为3G或2G。类似情况在其他后期试验网城市大多如此。

4G牌照在年底前发放几成定局,中国移动即将面临正式商用后,4G网络建设工期和用户体验要求的双重压力。

据中国移动此前透露的消息,今年将投资417亿元用于20万个4G基站建设,同时投入超过300亿元用于4G终端补贴。上述700多亿元投资,仅是中国移动4G网络建设的启动序幕,4G建网和后续的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可能会更高。

在持续巨额投入之下,中移动又必须考虑尽快盈利的问题,这也是其一直高调、加速推进4G商用的主要原因。

运营:4G需要品牌,资费恐难大降

提到中国移动的品牌,最深入人心的还是早年延续至今的“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进入3G时代,中国移动曾推出“G3”标识,但并没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移动在3G时代的被动,虽然与TD-SCDMA网络有很大关系,但其3G缺乏有力的品牌运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4G牌照发放前,中国移动率先公布了4G业务品牌“和”,在标识的设计上采用更具亲和力的线条、布局和色彩组合。虽然有业内人士评价“和”品牌不具备明显的可识别性,但中国移动力推这一品牌的决心要远高于“G3”。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