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手机的未来:Cortex-A12官方详解
近日,ARM在加州圣克拉拉召开技术大会“ARM Techcon 2013”,详细介绍了未来的主流级移动处理器架构Cortex-A12,以及新一代移动GPU Mali-T700系列,还涉及到了ARMv8 64位架构、big.LITTLE双架构技术升级。 和很多人想象得不同,Cortex-A12才是当前Cortex-A9的真正继任者,都针对主流中端领域,Cortex-A15其实是面向更高端领域的,甚至有进军桌面和服务器的企图。 A12依然采用双发射机制,不过整体进行了重新设计,完全乱序执行(A9部分乱序),流水线从9-12级调整到11级,还引入了A15的一些特性,比如大物理内存寻址(LPAE)、硬件虚拟化等等,其中物理寻址从32位拓展到40位。 NEON单元在A9架构里是可选项,A12里就是必选项了。A9 NEON/FPU(浮点单元)和载入/存储单元共用发射端口,A12将它们分开了,指令分发端口也增加到6个。 A9二级缓存是外置的,8/16路,128KB-8MB,A12则完全集成,16路,256KB-8MB,同时还可选支持ECC。 事实上,A12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A15的精简版,无论架构设计还是技术特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后者。当然了,它也是32位ARMv7-A大家庭的一员。 ARM官方宣称,A12可在与A9同等工艺下带来20-50%的性能提升,同时在内核面积效率、能效方面保持当前水平,峰值功耗大约400-450毫瓦。 更多请参考我们此前的报道: ARM世界之旅(二):Cortex-A12架构深入解析 Cortex-A12:为中端手机成本、功耗而优化 A12架构布局简图:最多四核心 A12、A9架构特点比较 A12:主流档次最强性能,比A9提升20-50% A12架构流水线 前端:最低功耗喂饱CPU NEON、FPU单元:前者是必备的 标量整数流水线 后端:追求最强性能 后端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