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史上9大技术突破:触屏机93年诞生
从1973年第一款手机在美国纽约亮相以来,移动电话问世至今已经有40年了。世界上第一款正式商用的手机于1984年由摩托罗拉推出,名为DynaTAC,这款研发超过10年、售价则高达4000美元(折算当时汇率为人民币9280元)的“巨型”手机,高254毫米、重达790克、通话时间却仅为30分钟。而在这之后,手机产品便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轨迹,直至今日,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备品: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显示,全球71亿人口中,有68亿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手机产品的普及?我们必须承认,有太多的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以下9种则是最为重要的: 1、移动网络建成(1979年) 显然,手机通讯基于移动网络,没有网络,一切都是空谈。在1979年,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建成1G)由日本NTT公司正式在东京建成,随后在美国等国家普及。直到1991年,2G(GSM)技术由芬兰推广至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正式迈入数字领域,支持更多的中端、数据服务,短信息功能也由此流行开来。而到了2001年,3G网络开始出现,直至普及。在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普及4G LTE网络,这项技术也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登陆中国国内市场。 2、短信息服务(1993年) 短消息服务(SMS)是2G时代的产物,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这种160个字符的短消息,在1992年正式推出,次年,诺基亚推出了首款支持收发短信息的手机。短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左右了手机产品的设计趋势,如T9键盘、QWERTY键盘等。如今,每秒钟便有20万条短信在全球被发出。 3、首个触摸屏手机(1993年) IBM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Simon”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尽管当时还没有这个名词。它结合了手机和PDA的功能特点,并且首次内置了一块触摸屏,尽管早期触摸屏的触感实在是很差。随后,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HTC等手机厂商,都在不断寻找真正适合手机的触摸屏设计,但最终是由苹果公司在2007推出具有高分辨率、多点触控功能的iPhone,真正确立了触摸屏的标准。而在今天,电容触摸屏已经成为一种智能手机的标准配备。 4、互联网功能(1996年) 诺基亚9000 Communicator是第一款提供互联网接入功能的手机,但是十分昂贵,并且需要连接PC上网,并不支持无线网络功能。无线应用协议(WAP)技术在1997年开展,逐渐确立了标准,之后的手机普遍配备了WAP浏览器。随后,网络、终端技术的进步,让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流畅访问完整版的HTML网页,并逐渐成为主流,据相关报告显示,在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网络流量的29%来自移动设备。 5、电子邮件功能(1996年) 1996年似乎是移动设备数据功能大跃进的一年,包括诺基亚9000、RIM 900 Inter@ctive Pager等终端都开始支持电子邮件功能。随后,黑莓邮件服务正式在1999年推出。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能够支持电子邮件功能,并且成为人们阅读电子邮件的主要设备。 6、GPS功能(1999年) 首款内置GPS功能的商用手机由Benefon于1999年推出,专为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设计,具有防水溅功能,并允许用户将它们的位置坐标通过短信或是紧急按键发送出去。随后,GPS功能逐渐出现在手机中,但真正普及还是A-GPS的出现,它能够大幅提升GPS芯片的冷启动速度,并带来更精确的定位效果。 7、MP3播放功能(2000年) 三星SPH-M100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MP3播放器的手机,随后索尼公司也推出了Walkman系列手机,让手机播放MP3成为主流。当然,真正取代MP3播放器的仍然是智能手机,包括iPhone、Android手机都能够播放多种音乐格式,音质也很出色,人们不需要再随身携带一款专用的音乐播放器了。 8、拍照功能(2000年)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