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系统:令人感动的化茧成蝶过程
自从2007年1月9日乔布斯推出iPhone后的六年多时间来,iPhone、iPod touch、iPad重新定义了整个移动计算领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iOS已经成为至今仍在活跃的最老移动操作系统 之一。最老并不是代表它已经老弱病残,恰恰相反,它迎来一个又一个更新,逐渐成长为市面上功能最丰富、支持最佳的平台。 iOS 6,目前运行在苹果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给新手提供一个通俗易懂的平台,给开发者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给多设备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生态系统。或许iOS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现在的系统跟2007年的系统根本上没有变化,但在功能的深度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还好iOS没有染上其他 老操作系统“停滞不前”的毛病,一直以来保持了先进性和统一性。9月18日正式发布的iOS 7将继续讲述iOS的故事。 一个曾经没有第三方应用、多任务,甚至没有复制粘贴功能的平台,如何发展成今天这个功能丰富的平台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iOS 的演变过程。 iOS的生命实际上起源于OS X 在第一代iPhone刚发布时,苹果声称iPhone的系统基于Unix核心,跟Mac OS X一样,使用了许多 跟Mac OS X一样的工具。然而,即使在那时iOS的特征已足以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被人们所认识。iOS在当年被称为iPhone OS,一叫被叫了四年,直到2010年6月发布iOS 4时才改名。为了方便,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全部简称为iOS。 iOS 1:iPhone的诞生 现在可能很难想象,但实际上第一代iPhone发布时,它的系统在功能上落后于当时的竞争平台。Windows Mobile、Palm OS、塞班,甚至黑莓在2007年都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系统了,功能都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之下,iPhone不支持3G,不支持多任务,不支持第三方应用,不能复制粘贴,不能在邮件添加附件,不支持彩信,不支持Exchange 推送邮件,没有可自定义的主屏幕,不支持语音拨号,简直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平台,将黑客和开发者都拒之门外。 这些功能的缺失是有目共睹的,苹果自己也很清楚。但苹果并没有一味地跟人家拼功能,而是集中精力做好核心的体验。苹果把重点放在速度、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些功能比2007年已经存在的类似功能还要优化。iOS 1的革新功能不少,但其中三点对移动产业影响最大: 核心iOS用户界面。在iOS以前,智能手机要么没有触摸屏幕,要么使用触笔在一块电阻触屏上使劲画。iPhone的电容性触屏改变了这一现状,但更重要的是,苹果用一个更简单更强大的系统突显出这一硬件的优势。把所有物理按键去掉,只留下5个,苹果让触摸屏幕变成主要的交互模范。苹果还几近完美地加入了捏合缩放和连贯滚动,让应 用感觉起来更自然和即时。iOS 1的速度和即时性不仅震惊当时的同行,放在今天也让人佩服。 移动Safari浏览器。乔布斯在介绍移动版Safari时就说,这是一个超前于竞争对手几年的移动浏览器。是的,它的确不支持Flash,但它是第一个有跟桌面浏览器一样的 感觉和能力的移动浏览器。当时的移动浏览器往往是功能落后的,或者跟桌面版的体验有很大不同。移动版的Safari功能齐全,还支持对当时来说超前的 缩放和滚动。 “宽屏”iPod。苹果把已经神受欢迎的iTunes和iPod音乐播放功能放进iPhone OS。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听歌或许不是他们选购手机的理由之一,但至少也算是iPhone的一个杀手锏,很容易被终端用户理解,使他们激动。 iOS 1.0 还带来几个在当时算超前的重要应用和功能: 谷歌地图在 iPhone 的体验出乎意料地比在其他平台的体验更佳。苹果完全利用了捏合缩放手势,使得谷歌地图感觉起来更流畅和快速,但更重要的是,它甚至比桌面版地图软件看起来更直观和自然。 虚拟语音信箱展示出苹果与运营商打交道的能力,预示着苹果才是手机用户体验的提供者,而非运营商。 iTunes同步在今天还不是很受用户的关注。但只要你用过Palm的HotSync或微软的ActiveSync同步你就会很感激iTunes同步功能。这是一个苹果如何将复杂的功能简化的例子。 iOS 1的虚拟键盘或许是当时第一个真正可用手指打字的键盘了。是的,Palm OS的Graffiti和第三方组件如FitalyStamp 也可以用触笔输入,但iOS展示了一个当你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隐藏的虚拟键盘,对广泛应用到市面上的智能手机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毕竟是刚诞生的系统,iOS 1在当时还是有缺点的,最大的不足是不支持本地第三方应用。苹果试图通过网页版应用弥补这一缺憾, 但2007年HTML应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系统无法承载。虽然其他智能手机平台的多任务体验不是很愉悦,但至少许多平台都已经支持多任务, 而iOS 1仅支持iPod音乐在后台播放。缺乏多任务使iOS被用户念叨了好几年。 iOS 1还为智能手机传统树立了一个新的计算范例:对用户隐藏文件系统。这样的设计直到今天仍有热烈的讨论,但它的确简化了设备的技术性,使用户更容易理解设备。然而,不能更改提醒铃声很让人苦恼,当时即使是最便宜的功能手机都能随意更改。 iOS 1推出了Springboard主屏幕概念,将所有应用按网格排列,但当时还不能自行改变应用位置。即使是今天,iOS用户仍不能把小部件放到主屏幕,这个缺陷也常常被用户抱怨,毕竟这是Windows Mobile和塞班很久之前就已支持的自定义选项。 如果将功能一项一项地对比,iPhone OS比不过Windows Mobile。但说到实际使用,我们从这些年两个系统的结局就能明白谁更持久一些。 iOS 1重大更新 第一代iPhone发布三个月后,苹果推出第一个软件更新iOS1.1.1。说它是重大更新原因有三:首先,它伴随新硬件发布, 即iPod touch;第二,它证明苹果会持续更新iOS,带来新版本新功能;第三,它证明苹果会尽可能多地让iOS设备支持新的软件更新。当时苹果只有两款iOS设备,也说不上是在避免产品线的“零散化”,但至少苹果在当时率先保持了每一款产品都尽可能平等地获得软件更新。 功能方面,1.1.1只包含了iTunes Wi-Fi音乐商店的更新,允许用户直接在手机购买音乐。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苹果在运营商那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因为AT&T对带宽的担忧,只允许用户通过Wi-Fi网络购买音乐。类似的运营商阻碍在后面的更新中也陆续遇到不少。 1.1.1还添加了双击Home键的快捷操作,这是苹果首次对Home键的操作方式做出改变,也预示着未来Home键的职责不再只是回归主屏幕。 iOS 1.1.3开始允许用户自己对主屏幕的图标排序。还添加了一个打开网页的快捷键,苹果称之为“Web Clips(收藏夹)”,这在当时很受用户欢迎,但同时也提醒着 用户iOS还不支持本地App SDK。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大家对 iPhone 的反响既有急躁又有激动:急躁是因为明明看到iOS还有许多 可发展的潜力,心里干着急;激动是因为我们也看到苹果开始推送常规功能的更新。在那个时候,苹果每做出一个iOS更新,用户都大呼“终于来了”!因为 大家都很清楚 iOS 缺失什么功能,当苹果终于决定添加这些功能时,用户那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虽然在那个时候iOS依然不支持本地的第三方应用, 但每个人似乎都心里明白会有的,很快会有的。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