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8先生!你的设计有逻辑错误啊
据《时代》杂志网络版报道,硅谷市场研究机构Creative Strategies总裁蒂姆巴加林(Tim Bajarin)发表文章指出,微软在设计Windows 8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并且试图强迫所有PC用户接受Windows 8,这不仅未能推动Windows 8出货增长,反倒让原本低迷的PC市场进一步滑向衰退的深渊。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微软逻辑犯错 微软在设计Windows 8操作系统时,曾表示自己对用户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如何使用触控功能进行了细微观察。这似乎表明微软意识到触控已经成为用户操作移动设备的重要方式。 但人们之所以能迅速接受触控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屏幕较小,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是最佳的选择。在这类产品上,键盘和鼠标根本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这让微软在设计Windows 8时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它认为触控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受到用户的欢迎,那么在PC上也将同样会受到追捧。但对大多数PC用户来说,使用键盘、鼠标进行操作就是他们的第二天性,他们并不愿意学习新的输入方式。 (编辑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PC屏幕大是优势,不移动是缺点,如果PC要移动,屏幕搞在17寸不是疯了吗。手机屏幕小是缺点,但缺点成就了移动性……触摸技术,屏幕大小,电池续航,移动性……在选择时变成了:多害相权取其轻,多利相权取其重。其实,PC用不用触摸,正是一个选择题。) 尽管给PC屏幕增加触控操作功能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微软要想让用户接受这种操作方式,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微软最好能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触控作为键盘、鼠标的替代输入方式,让用户慢慢适应。 (编辑语:iPhone引入触摸技术,它改变了人们的操作方式。Win8的目标也是改变操作方式,但从现在的操作来看,鼠标键盘操作方式是更完美的。是不是微软在PC上推触摸就失败了呢?不是的,微软的方向可能对了。但微软最大的问题是,它本质是软件企业,触摸操作的是硬件,软件是匹配角色。微软的目的好像是用软件来驱动硬件普及一样,这有点勉为其难。在操作上,为什么THINKAD小红点成功,我有时都不用鼠标了,直接用它,它有两个好处,精准度能满足中等需要,离键盘近,在打字时,可以以更短距离操作光标,而鼠标离键盘要一定距离,得移动手腕。微软现在夹在中间比较困难,主要是Windows的定位困难了。在前PC时代,操作系统只面向PC笔记本,一个系统一种体验覆盖一切。现在不行了,移动突出微软的包围圈。编者认为,微软其实没有问题,微软的问题是它被硬件绑架了,除非硬件突破技术出现,否则Windows会永远面临现在的创新困境。你如果不同意,看看Xbox,这款游戏机配Kinect成功,不是拜硬件所赐吗?Macbook Air成功,没有SSD硬盘,能成功吗?微软的出路在哪里?跳出Windows,寻找下一个不是Windows的新产品类才可能再创高峰。它是什么?没有人能回答。微软最近的重组瞄准服务和设备,只是一种二级策略,它甚至称不上什么策略,只是一种保守的防御。) 这要求微软不再强迫制造商在PC上采用触摸屏(该举措导致此类产品成本大幅增加),而是应投入更多时间,改进触控板的触控功能,让用户习惯在这些触控板上使用缩放和其他基于触控的手势。(编者说:有点道理,就是关注硬件创新,但难度不是一般的高。突破性新技术,往往超前很多年的。) 微软强推Windows 8的原因 对PC产品来说,触控操作的另外一个缺陷是其并非实现光标精确定位的最佳手段,特别是在使用电子制表软件、桌面出版文件等对光标定位要求严格的应用时更是如此。这也是我认为触控型PC在企业市场销量不会太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企业IT部门而言,Windows 8是否支持触控操作,当前并不重要。 既然PC用户都习惯于传统的操作界面,那么微软为何要匆忙的推出新的用户界面呢?微软为何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给予人们适应触控功能的时间,帮助他们向触控界面自然过渡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微软希望触控功能能够成为下一代PC产品的核心,从而实现差异化,甚至超越苹果和三星。微软希望在竞争中占的上风,并最终夺回在桌面和移动端操作系统的领先地位。(编者看:触摸不是差异化,它太太太太太容易复制了。) 第二个问题则不好回答。根据我从OEM厂商那里获得的信息,微软起初对推出突破性、基于触控屏的新操作系统界面非常着迷,这导致其忽略了一些事实,以至于事后才想起用手势来改善触控板的功能。 据触控面板厂商透露,他们曾多次游说微软,希望微软提前向触控面板厂商说明手势功能规格,但微软并未采纳这些建议。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微软很可能在去年10月份发布Windows 8后,就已经确定了类似于触控屏手势的触控板规格。 新技术前景 在最近召开的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向与会者展示了数千人使用Surface Pros平板电脑和Windows 8笔记本电脑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个非同寻常的触控屏幕操作方式。 当用户端坐在椅子上,并且需要进行触摸屏幕时,那么他们只能将身子前倾,然后再重新坐稳开始输入文字。而当他们需要进行触控屏幕时,他们就必须弯腰。但对那些使用支持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只需直着腰坐在椅子上工作即可,根本不会对身体活动造成影响。(编者按:这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 正是这个原因,我在使用触控功能的Windows 8笔记本电脑时,总感觉非常不顺手。我很少使用触摸屏幕,大多数都是通过触控板来进行界面操作。 支持触控的iPhone、iPad在全球热卖,那么苹果是否会将触控屏推广至MacBook和iMac呢?我本人对此感到怀疑。 苹果公司的人机工程团队实力在全世界都是鼎鼎有名的,如果他们要给一款类似笔记本电脑的产品添加触控屏,那么最有可能会通过混合型或可转换设备来实现。该设备一旦安装了触控屏,就能够像MacBook一样工作;但只要开启平板电脑模式,其功能就会像iPad。业界关于苹果正开发这类产品的传闻非常多,但到目前为止,苹果并未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编者按:许多人对变形产品痴迷,但纵观各产业,变形产品能成功的很少。为什么电脑明明可以“变形”为电视看,大家还是去买电视?变形是一个看起来美妙,实际上风险很大的创新方向。) 随着低价版Windows 8触控屏笔记本电脑逐步上市,触控界面将成为用户与PC产品互动的一个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