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梦想再度来临 魅族MX3全面评测
后壳上面摄像头、补光灯以及logo的位置跟MX2大同小异,之间的降噪麦克风是个全新的元素。魅族MX2就在屏幕跟后盖之间加入了金属框,可贵的是MX3上面也保留了这一设计,对机身强度增加来说是个好事情,但是边框相比之前有所减薄。 一体成型结构 金属框架 魅族美学 君子温润如玉 如果追溯到创始人J.Wong的风格,魅族自始至终都多多少少有些文艺范儿;魅族MX3这种大而至简的设计很好地契合了这家公司的品味,在MX2的基础上更大却更薄,更薄又不失手感。魅族CEO白永祥的那句“如果你有更好看的手机拿出来让我看一下”说的足够有底气;只从外观上来说,很少有不用金属可以做到如此精致的手机。唯一的缺点在于后盖材质较软且开启不容易,笔者不太熟悉这种材质及工艺,它的使用耐久程度如何还需要长时间验证。 123 对比MX2 更大更薄的弧形舒适外观 作为初次尝试的大屏手机,魅族MX3跟MX2多多少少会有渊源。抛开Flyme 2.0的升级不谈,我们来从外观上比比看MX3与MX2的不同之处。当然首先屏幕尺寸上的改变最直接,从4.4英寸增加至5.1英寸;除了视觉体验更好之外,搭配Flyme 3.0使用也更加顺手。分辨率增加至非标准的1080p(竖向分辨率相对1920有缩减),15:9的比例依然很特别。 魅族MX3对比MX2 除此之外正面屏幕顶部与底部的边框都有缩减,MX3的底部区域更窄;屏幕顶部的听筒设计非常相似,但是MX3将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移动到了屏幕的角落而非听筒旁边。 背部从MX2的双层亚克力注塑外壳变成了单层,厚度上减薄;除了降噪麦克风的加入之外,主要元素的布局并无区别。 背部材质改变,设计基本相同 均为800万像素,CMOS型号不同 收敛棱角 凸显“圆滑” 当然MX3的9.1mm厚度优势体现在视觉上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MX2原本有棱有角的四周被全部的圆润和弧线化设计,相比之前的硌手感觉,MX3拿在手里还是更加舒服的。除此之外连接屏幕跟后盖的金属框架厚度上也有所减少。 棱角四周变的更加圆滑 贴合手掌的弧线设计 外形的改动并不是特别大,在笔者看来除了更薄之外,四周的弧线处理的确让手感上了一个档次。还是那句话,目前来说你是几乎找不到如此精致的塑料材质外壳的大屏手机的。 还记得之前魅族MX3发出的邀请函么?MX3的真机相比邀请函的“手工版木模”外观上还是非常接近的,不过魅族显然也留了一手,真机厚度上确实比这块木头更薄。 魅族MX2、MX3以及独特的发布会邀请函 手工版确实非常接近真机,但真机更薄 123 显示效果 对比iPhone5/魅族MX2 更大更薄是这个时代手机差不多的共同追求,为了更薄就连屏幕也成了“被虐”的对象。众所周知目前大家通常会将三层屏幕——保护玻璃层、触摸层、显示层——当中的两种融合到一起,来以此减少些微厚度。而融合玻璃与触摸层的技术上,魅族用到了来自于TPK的TOL。 MX3显示效果对比MX2 TOL融合技术 CGS显示技术 该技术与我们常听到的OGS贴合相对,都是将屏幕的玻璃跟触摸层融合到一起的技术。所不同的是,TOL是大片玻璃切割成小片,单片强化后镀ITO导电触摸层;而OGS则是大片玻璃简单强化后镀ITO导电触摸层。原理上看前者强度更高,目前用到TOL技术量产的手机也仅有魅族MX2与MX3。 另外单独的显示层方面,魅族所采用的来自于夏普的New Mode 2液晶技术主要包含了“CGS(苹果用的LTPS的变种)+IPS、动态亮度调整以及动态刷新率控制PSR几种技术的结合”。好吧这么多名词不变成实际效果是毫无意义的,那就看实拍来对比吧。 左侧为魅族MX3,中间为MX2,右侧iPhone 5。三部手机调整为各自的最大亮度。 纯色显示效果对比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