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关于编程:亚洲人身份给我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4-01-23 10:12:06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站长网
导读:关于编程:亚洲人身份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希望未来(因为歧视)而自动放弃计算机学科的人越来越少。当面对同样认为是“美好、实用而有意义”的计算机科学时,我希望自己曾享受

描述一下我作为软件工程师的暑假实习环境吧:

当时是在做一个C++的硬件黑客模拟器,听起来很高端的样子,不过工作的人真的再普通不过,大家蜷在格子间里,有时故意拖长午饭休息时间。干活的都是一群技术男(真的全是男生,项目组只有一个稍微年长的女性,不过不和我们一起工作)。虽然这些程序员挣得不错,技术也不错,但他们做的却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高级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艰难要克服——如果你包括通宵打游戏一早还要出现在工作室这种。任何人,有意愿做编程,加上足够的练习,都能胜任这份工作。其他和编程或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工作同理——说真的,公司不是要找下一个苹果创始人那样牛逼的人物,只是要找能为他们干活的程序员而已。

但对于上面说到的那些“少数派”,却需要削尖脑袋、用过度的“坚强”来武装自己,来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隐性的阻力。《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中的调查员Mary Rowe提到:

“职业上潜意识的不公平印象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可能造成工作环境压力,工作和企业中各种公开或私下的对少数派的歧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歧视可能在各种微小的方面持续影响受害一方,在受害者自身、施加歧视的一方以及无关的第三方对此都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受害者自己意识到这种歧视的存在时,他们也无法向其他人明确指明为何对方的行为对他们造成了损害。”

而对我朋友可能需要“很坚强”才能从事的编程,对我来说却好像水到渠成,做不做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会以其他人的冷嘲热讽或无意识的偏颇而转移——而创造出这种一帆风顺的环境的,正是所谓“隐性的特权”。

理性中我们希望鼓励那些少数派追求“和自己原先身份不典型的”工作,比如计算机科学或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也有怀有此志向的人和企业为促成这样的目标而努力。而在我看来,要消除这样隐性的阻力,需要鼓励更多的少数派进行钢钒的参与,更直接的方法是减少现存的这些场合中对少数派的“歧视”。2012年对总统的STEM教育汇报中指出:

“经济预期显示STEM领域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人数比目前估计人数多100万。在进入大学时有意愿选择STEM学科的本科生中,最后获得相关学历的不到40%。如果STEM专业的保留率能从40%增长到50%,所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就能满足未来10年所需求的那100万的需求。”

这些统计报告让我希望能为鼓励和留住那些希望学习编程的少数派尽一份力。自己可以假象一下,首先找任意一个男性白人或亚裔的杰出计算机科学家,假想一个平行宇宙中他可能有另外的身份,比如换个(已有计算机科学家不那么多的)民族,或是换个性别,他们还会积极投入1000+个小时来磨练自己的计算机技术么,并且还要额外面对不计其数的阻力暗示他们在专业上不如别人?当然,我相信会有意志上的超人熬出头来,不过相信这些歧视会抹杀一大批有潜力的竞争者。

我希望未来(因为歧视)而自动放弃计算机学科的人越来越少。当面对同样认为是“美好、实用而有意义”的计算机科学时,我希望自己曾享受的“隐性的特权”能同样为少数派所享受。

(via bi 译/快鲤鱼)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