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体感智能移动设备 在未来必将实现应用细分
随着“云技术”和“移动技术”在各行业的嫁接普及,全世界正用高科技推开未来智能时代的大门。以往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才能出现的景象:GPS精准定位、远途遥控家中电器、语音操作电子设备、即时自我检测人体参数等等内容,如今都可以轻松实现。还在不断的升级和扩大智能功效,其中“可穿戴体感设备”由于其技术性、创造性、应用性和即时性,成为当今的智能应用主流产品。 一、市场背景 一方面世界,全世界的科技大鳄随着谷歌、苹果、三星、索尼等公司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Thalmic Labs等拿到巨额风投的创业团队和企业,也在奋起直追,创造针对性智能应用;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百度等公司,也不甘落后,推出了针对自有技术战略的“可穿戴设备”。 市场在火热中不断升温,不断将要实现的功能让整个社会都为之兴奋。但是,技术存在硬伤、产品功能重叠、应用效果不佳、使用时效有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样摆在每一个研发“可穿戴体感设备”的企业面前。 当然,任何行业的创新和探索,都是必将存在问题。但对于“可穿戴体感设备”的市场战略,作者所志国认为最大的问题反而不是现在的这些技术硬伤或者产品质量。因为,时代已经证明,任何的技术雏形都将很快得以完善。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能避免未来的“恶意价格战”。 因为,火爆的市场带给企业的除了大把的现金收益、不断攀升的股市指数、疯狂的忠诚粉丝外,注定还会出现二大价格竞争对手。第一个竞争对手:就是这些已经站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巨头们,由于产品功能都在围绕GPS、短信、电话、邮箱、语音、图像、骨感等应用研发,未来的诸多产品,将不可避免的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从而必将引起价格大战。最简单的例子: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智能手表,已经多达十几种,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了。 第二个竞争对手:就是永不停歇的跟风开发、劣质仿冒、廉价假货、山寨品牌。这些低端或者质量差的产品,都会有一个统一的优势,那就是外观可以跟大品牌完全媲美,但是价格可能只是正品的十分之一。虽然智能产品的应用人群,更注重的一定是感受和科技快感。但是在中国消费者仍然以“价格”作为消费第一杠杆的时代,未来的可穿戴体感智能移动设备价格战必定是惨重无比。 市场定位:作者所志国认为,“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在中国的市场上,定位必将放弃以功能目标为研发为主导,而是以人群需求细分而实现战略布局,以此才是避免价格战、精细升级产品功能、明确未来开发导向的最佳战略。以下是针对主流消费人群,在“可穿戴体感设备”功能需求上的一点分析和建议。虽然有些功能,可能是还未研发上市,但却是势在必行的技术应用。 二、目标人群 1、成功和养生人群 成功人群、健身人群、户外人群,都是注定养生、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消费者,更注重对身体健康的观察和保养。而且习惯于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留出特有的运动或旅游时间,以保证身体机能的调整。同时,这部分人群也是“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的初始目标人群。 由于经常在高尔夫球场、运动场、健身馆、户外山野等远离办公室的场地,再加上强大的健康需求。这一部分人群,适合“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的二部分功能。 第一部分,远程快速办公功能。蓝牙、WIFI、GPS、USB、FM收音机、股票操作、视频会议、邮件处理、地图导航、手机找寻、汽车报警等功能。 第二部分,心率检测,计算运动中消耗的卡路里、血压指数对比、急救知识、体能综合指数、下一步运动建议等功能。 主要是满足这部分人群,在运动的同时即时得到自己的身体机能状态。将身体的各项数据,能够自我即时纪录,同时得到科学的休息或运动指导,以避免错误的运动状况出现。例如,在打完了羽毛球之后,人的体温和心跳必然增加。此时,是否应该立刻坐下休息?立刻冲洗?立刻补充水份?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的健康指数,生成简单的报表后传递给使用者。 同时,在远离公司的时候,不必担心无法指挥员工或者及时下达决策。移动智能设备可以快速的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处理事情,下达指令。 2、白领和办公人群 这部分人是追求时尚和科技产品的排头兵,也是移动智能产品的踏实拥护者。但是生活相对繁忙、工作节奏较强,最需要的就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以便在处理完工作之余,能早一点休息或者回到家中,得到自己的空闲时间。游戏、娱乐、办公、休闲是这部分人群,追求的主流功能。 蓝牙、WIFI、GPS、USB、短信、电话、拍照、语音、邮件等功能,作为基础功能可以实现在上下班途中的工作和交流需求。根据用户做出的手势,控制通过蓝牙连接的设备,实现隔空操作,甚至语音操控游戏人物的功能,绝对是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电视剧“后厨”中,女主角经常通过手摇杆玩的“拳击”游戏,以及现在“智能云”电视中可以通过手柄,进行的“切西瓜”等游戏。都可以说是“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的初代产品,而这部分人群追求的则还是“CS”、“魔兽”等大型动作游戏的亲自参与。当然,大量的动作意味着巨大的体能消耗,但消费者是否能有体力玩到游戏结束,已经不重要。 关键问题是,“可穿戴体感设备”真的让使用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参与感,这就是市场的最大需求。至于体能问题,就是未来的产品升级要考虑的,而不是第一步就想如何做大求全,这显示也是不符合现实规律的。 3、时尚和购物人群 学生、时尚人群、家庭妇女撑起了中国电子电子商务1.3万亿的市场份额,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但似乎现有的智能手表、眼镜、手柄、鞋等产品,都没有针对电子商务或者购物人群设定功能。即使是百度秘密研发的产品“Baidu Eye”, 也还是以超小液晶显示、语音操控、图像识别、骨传导技术,作为四大核心功能。没有针对3亿电子商务网购人群有任何关联。 而作者所志国认为,“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除了办公、娱乐、交流等功能外。还要针对大量的时尚一族和网购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发。而其功能对接的,也正是“物联网电子商务”。我在2010年的时候,就曾经有感而发,写过“中国电子商务距离物联网还有很远”。因为那个时期,没有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深化结合。而“可穿戴体感移动设备”则真的可以实现,对网购全程的跟踪、监控和把握。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