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国外主流直播平台,有了入口,依然面临四大障碍
直播内容生产方面,在创作过程中,更多的用户基数参与,是内容生产的基础。如果从内容的承载形态的沿袭看,移动端的社区产品大概经历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直播的迭代,从文字到直播,内容的生产门槛越来越高,需要平台给予更多的激励。PGC和UGC内容要结合起来,这对平台来讲是一大挑战,对内容创业者则是很大的机会。 三、盈利闭环形成尚需时日 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目前已逐渐明晰,但形成生态闭环尚需要时间。以Twitch为例,直播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收入: 1.用户打赏:帐号通过Twitch认证以后可以开启Subscriber模式,用户可以支付每月五美元成为这个主播的订阅者,在该主播的频道里可以享受一些特别福利。用户的付费大多数直接付给主播,少部分归Twitch。 2.插片广告:主播可以在自己直播的间隙休息时间,选择让Twitch播放广告。广告收益大部分归Twitch,也有一部分归主播本人。 3.与赞助商合作:主播一般都和某款游戏等有关,参与Twitch举办的专题活动可以获得收益。 平台的盈利,则包含以下方面:
与此同时,直播平台也需要负担起大规模流媒体服务所需的服务器、带宽以及CDN等,覆盖这些高昂的成本并形成良性闭环,需要更加丰富的盈利方式。 四、平衡内容创意与监管 诸如Periscope等视频直播应用,的确已成为用户了解真实发生的第一选择。但是,相应而来的视频直播伦理争议,也让其陷入两难境地。 以Periscope直播曼哈顿火灾为例,资深编辑Mary T McCarthy认为视频直播让他人“围观”受害者死亡、暴露现场残酷画面,并让受害者家属以这种方式知晓自己挚爱的人丧生,这是令人反感和不道德的。 与此同时,对暴力、色情内容的管控,需要平台和创作者平衡直播创意与监管的关系,这是国内外所有直播平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让直播“不作恶”,既是挑战,也是平台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钛媒体作者介绍:LeMore营销实验室;微信公众号:LeMore_Lab】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