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看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即使再渺小的个体都可能成为一个新闻源,以前的媒体是传播节点,现在变成的具体的个人。今日头条因为没有收录这些内容,很可能造成一种情况,我们的信息流动速度严重滞后于他人。我们无法感知新闻事件背后人们情绪的变化,而这恰恰是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某类新闻的原因所在。 人们基于彼此的共性,彼此对同样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推荐和讨论,我们称为「社交」。目前看来,现有「个性化阅读」的产品,想要解决的问题,豆瓣和新浪微博之类已经解决的很好。这些产品天然的社交推荐机制,要比各种产品的「推送」来得更加准确、合理。 五、兴趣不是死物,个性化永远需要面对的困境 用户做什么比说什么更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意图,但从目的上讲,互联网产品根据用户的实际行为来进行自我调整,与传统媒体根据用户纸笔写下的意见来进行自我调整,并无二致:都是为了让用户更多地看到他感兴趣的内容,更少看到他不感兴趣的内容。但兴趣并非静态的死物,兴趣的扩充是保持一个人精神活力的前提。我们说互联网是革命性的,恰恰就因为它降低了扩充兴趣和视野的成本。 个性化应该是我们已知以外的某种补充,但现在它恰好无法胜任这种补充身份。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做到,但现在,无论是基础数据量还是算法,只能让我感觉这是一个不甚好笑的笑话。我姑且相信在做这件事的诸位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只是不相信这件事现在对我有意义而已。相对于“个性化”,我更关心相同/相近信息过滤,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更急迫也更好解决的问题。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