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金矿背后,谁在卖水?
一个青年在淘金热时期,当所有人都在挖金子的时候,他却突然看到大家都饥渴难耐这个商机,转而卖水,从而大赚一笔。如今,在O2O热潮背后其实也有着一样的机会,那就是支付安全。如果更广义上来讲,应该是移动安全。 最近关于O2O的话题火得很,腾讯携微信之利先后牵手点评、京东,重金砸向打车市场,逼得阿里、百度纷纷亮剑出招,各方评论也是此起彼伏。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O2O这座大金矿的背后,新的商机和战场正在酝酿。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被各种商业教科书拿来说事:一个青年在淘金热时期,当所有人都在挖金子的时候,他却突然看到大家都饥渴难耐这个商机,转而卖水,从而大赚一笔。 如今,在O2O热潮背后其实也有着一样的机会,那就是支付安全。如果更广义上来讲,应该是移动安全。 暗潮涌动的移动安全战 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15日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共计16.74亿笔,同比增长212.86%;移动支付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6%。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一年中,移动支付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在移动端最大的爆发点。 而从整个市场的大格局来看,移动支付本身就是O2O中的这个“2”,连接起了线上和线下,成为了整个O2O环节中最不可或缺,也是最容易掌控的一环。因为无论商业模式怎么改变,只要有交易产生,就必然会发生资金的流动,除非人们选择回归以物易物。 也正是因为这个,有分析称倘若阿里将支付宝算入在内,估值可以超过2000亿,由此可见单单一个支付宝的估值就在数百亿量级上。微信支付的重要性自然也不必说,否则微信POS机的消息也不会让阿里上下如此紧张。 而同样盯上这块蛋糕的还有那些居心不良者,他们带来的潜在风险,正在成为阻碍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最大的障碍。这也促使移动安全应用之间的争斗越发进入白热化,因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 春晚之前的广告大战中,360和腾讯齐上阵,但仔细观察一下两家的广告,在产品功能诉求上却不甚相同。腾讯主推的是自己的“小火箭”,也就是所谓的一键清理。对三四线及乡村的智能手机用户来说,相对于安全,硬件不足带来的手机卡顿是用户体验最差的地方之一。这样一个微创新,使得腾讯在三四线城市迅速取得大片市场。 而360依旧走的是传统的安全感营销路线,在功能上主打的也是防恶意吸费等,通过对危险的塑造,从而推动消费者使用自家的产品。 对于两者来说,对“泛安全”的关注是其重点,这也和中国智能手机普及度高,但相关功能使用度不高的现状有关。对于很多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而言,虽然从功能机换到了智能机,但其所用的不过还是功能机时代的那些功能——打电话、发短信,最多是如今可以浏览网页和玩游戏了,因而垃圾软件、恶意吸费成了安全软件关注的重点。 而在硬件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安迪—比尔定律在移动端似乎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四核1G内存配置的价位早已经拉到了千元以下,运行大多数的软件没有太大的问题。加之,随着O2O热的不断升温,以及移动支付浪潮的袭来,安全软件也正处在从“系统管理”到“金融安全”过渡的过程中。毕竟,相比于手机卡顿,用户更关心自己的钱到底安不安全。 3月13日,金山安全中心发布了《2013—2014年中国手机支付安全报告》,声称支付面临的风险因素快速增长,涨幅达到312%,成为威胁网民资产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或许将让腾讯、百度在手机安全软件领域上给他们的老对手360施加更多的压力,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动更容易带来的是行业内部的洗牌。原有领先者往往会被自己原有的优势所裹挟,不能及时转身,而挑战者们则有着更灵活的身形。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