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行对金融的调查:银行要活下去,必须感谢余额宝
文/天马来行空 余额宝那么小,银行怎么会恐慌不已仿佛遇到末日了呢?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既得利益集团厌恶余额宝,只不过是恐惧市场化竞争的本能反应罢了!余额宝们成为银行眼中钉,只不过是在竞争中获得了一定优势,过去理财产品的销售主渠道是银行的柜台,现在被互联网分走一大块。这样的竞争对我国金融体制影响是有意义的,它给雾霾弥漫的整个金融环境吹来了一股新风。 为此,我特意查阅了一些数据。我发现,2010年,工行各类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9万亿元!到2013年,这数字几乎腰斩一半。银行理财在下滑,互联网理财在上升。自然,银行会跳脚痛骂余额宝们抢了市场!旧银行是害怕竞争的。我国的银行一直处于垄断状态,靠利率垄断生存,同样是存款,他们给老百姓一个价位(利率),给金融机构一个价位(利率)。以1年期存款(2014年)为例,银行只需要以3.25%的利率从老百姓那里“买入”存款,一转手再以5%的利率“卖给”其他银行,就能轻松赚到1.75%的利差。这套把戏美其名曰同业拆借(利率双规制)。理财产品大致也是这种赚利差思路。现在,有了竞争,利差越来越小趋近于0,这种发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银行恐慌了,给对手扣上"投机倒把、扰乱国家金融安全"等等帽子,意图予以“取缔”。实在是太下流了。这种下流不仅在于"扣帽子"本身,更在于市场经济都走了那么多年,有人血管里竟然还流淌着文革思维的余毒。 这种从骨髓里散发出来的恐慌,仅仅用害怕竞争来解释,怕还不够充分吧。 这个问题困扰着我。要判断市场问题,可以从参与主体各方利益的立场出发。毫无疑问,在互联网金融的舆论中,传统银行好像才是苦主,是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那么,我们来看看,银行究竟有多“苦”? 要知道,在中国,最赚钱的绝不是实体企业,而是银行。而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的工商银行。截至2013年三季度,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利润是1.7249万亿元,而其中16家银行的利润就占了9183.8亿元,近乎所有上市公司的53.24%!平均一家银行500多亿,纯利润哪。 这样的赚钱能力和赚钱比例,国内最大的电信制造商华为能比得上?牛逼哄哄的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能比得上?如日中天名声在外的TAB谁能比得上? 银行里面最赚钱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根据工行2013半年年报,该行2013年1-6月实现净利润1384.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大幅增长12.4%,平均一天赚钱7.69亿,资产总额达18.7万亿(折合3万亿美金),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赚钱银行地位。 有人冲进电视屏幕上指责余额宝是吸血鬼,但实际上中国的银行靠着垄断维持世界最大的存款贷款利率差,它们收入平均有80%来自贷款收入,对比美国的银行80%收入都来自中间业务,还好意思说别人吸血鬼? 你们的日子真不好过了吗!?让你们拔出一根毛送给用户,跟余额宝死磕,干不干?为什么不敢干呢? .... 带着这个问题,天马做了一点调查,调查后发现的情况令我打了冷战。下面是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信息汇总: 深喉说,过去,银行销售理财,基本靠坑蒙拐骗,还不保本,现在这套伎俩玩不转了。一般来说,货币基金被看作现金等价物。尽管货币基金合约一般都不会保证本金的安全,但是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品种在各类基金中风险最低,所以,在事实上,货币基金在现实中极少发生本金的亏损。但是,在中国却变了味,变成了炒股,各类理财成了坑名拐骗的手段。 天马说,这个容易理解,我家隔壁有个老大妈,前些年,在银行推荐下,拿出自己棺材板买了50万,结果一年后,亏掉18万,舍不得割肉赎回,至今还没有回本。 深喉说问:你知道为什么老大妈买基金会赔了钱呢?天马回答,基金操作不当投资失误。 错,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银行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益输送,黑掉了用户的利益。每家银行都管理着数十支至上百支理财产品。据有关统计,大多数银行理财每年所做的投资交易95%以上为内部交易,即让自家管理的这些理财产品互相交易,实现利益输送,进而操纵投资业绩。表面上看来,有的基金赚钱有的赔钱,但是,赔钱的永远是老百姓。 余额宝抢走了银行销售的市场份额,加重了银行系统风险,银行自然又恨又怒。银行自己做的理财产品,故意弄的五花八门,少的几十种,多的上百种,好比庞氏骗局,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接续资金以兑付上一期产品,是否能兑付用户本金及收益,与投资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完全没有关系,完全取决于银行不断销售的能力。一旦遭遇大范围的流动性危机,比如现在抢走他们所有理财用户,银行理财就会立马资金链断裂,爆发系统性风险。 过去,银行只要打开门就有中国大妈拿着钱送上门。现在,没了。从宏观上看,全国的理财产品销售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了,银行忽悠后续资金变得越来越难,现在,互联网又挑战银行的销售能力,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啊。 银行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让银行焦虑的岂止是余额宝们抢了市场这么简单。余额宝们砸碎了银行现行体系黑洞,砸碎的是绑在用户身上的锁链,砸开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道理很简单,因为腐朽中国的银行系统已经腐朽的不能再腐朽了。中国金融系统必须要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做大手术,当然,这都是逼出来的。 天马说,用户没了,银行自然恨得牙根痒痒怪叫连连,现在市场上的批判的言论也逐渐多起来了。 深喉说,那些奇谈怪论还用说?江湖忽悠罢了。有人说,大家取钱买余额宝,取走了7-8000亿,银行存款一定下降了,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简直是造谣污蔑啊。要知道,无论活期还是基金,不管多少亿,最终都是都存放在银行中,对银行而言,不过是换了个科目,好比从右口袋换成了左口袋。银行的资金没有巨量增加,也没有巨量逃跑,所以根本没有影响到金融安全。 天马问,不是还有人发警告嘛,余额宝卖的多了,活期少了,影响流动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深喉说:丢,你怎么不说工行影响流动性!根据工行财报,2013年半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81万亿元。余额宝一年发行估计7000亿。推算起来的话,一年下来,余额宝大概相当于工行1/8的规模。你怎么不说工行影响经济安全? 天马问,余额宝收益率高,银行存款利率上去了,是不是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进而增加实体企业经营成本? 深喉说,这种问题纯属装神弄鬼。理财产品不光余额宝销售,银行自己卖的更多。自己卖的时候怎么没有人说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呢?再者说了,就算你的贷款利率调高了,企业也可以用脚投票的,银行有的是,不独你一家。更何况,中国99%以上的都是中小企业,20%的高利贷他们都能接受,还怕你这点调高(其实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