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锤和易小星,喊你买票回家
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望长城内外,大包小包。大河上下,民工滔滔。早起晚睡,达旦通宵,欲与票贩试比高,须钞票。看人山人海,一票难求。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飙。 一首“豪华版诗词”见证春运的心酸,无奈之余,更多的是体现回家的渴望。人家成吉思汗还好,千里马可行。而春运票抢票难,难于上青天。 习惯上,买火车票,耗资几亿的12306当是首选,等了好一会,当网页跳转到12306的页面,我深深的被伤了,要填的信息比户口登记还麻烦,这是买票吗?想必电视上的警察录口供也为之汗颜吧。不仅如此,页面卡的厉害,这风烛残年的体势,是不堪负重的节奏? 这下,寰寰姐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做抢票软件的数量一直不懈努力的追赶买票的人数,只为一年一次的春运。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耗资巨大的12306华而不实,而买票难于上青天的大环境下,国内互联网巨头不得不创造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产物,火车票抢票工具。 事物的发展历来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抢票最原始的阶段是360抢票浏览器、猎豹抢票浏览器、搜狗抢票浏览器等插件不停刷新抢票法,抢票导致12306服务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官网时常会出现长时间无反应或直接崩溃的情况。于是,悲剧出现了,无论是官网直接崩溃,还是为了提高网页的反应速度而不时按下F5键刷新,最后都会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们先前输入的个人信息和车票信息,会着刷新和崩溃而烟消云散,一切不得不从头再来。 显然,这是注定被淘汰的,用户体验决定它们无法长期存在。 2014年春运,赶上了移动互联的好时机,12306走向懒人抢票,发布了手机客户端,抢票战场从PC端延伸到了手机。我体验之后只想说一句:希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 眼下,各种抢票软件层出不穷,据说做抢票工具的比抢票的人还多,这就是中国特色。 另一方面,在抢票工具在不断进化的同时,互联网抢票营销则愈演愈烈。从2013年,猎豹浏览器大打情感营销,最经典的可能就是《一个被亿万人上过的女人的来信》。 但在2014年的抢票大战中,互联网厂商多组营销组合拳纷纷祭出。比如,360推出了《别让爸妈等太久》系列创业广告,到公交到地铁全面落地全面铺开。而百度则借助了近期热播的互联网迷你剧《万万没想到》中的王大锤与叫兽易小星,拍摄了手机百度版抢票广告,在湖南卫视等进行投放,火力十足。 这次手机百度的电视广告,倒是很有趣,完全互联网化,用了目前最火的互联网迷你剧,再加上王大锤与叫兽易小星这两个网络红人吸引了众多粉丝。 《万万没想到》可以说是“首支真正的互联网范儿电视广告”,幽默有趣,一经推出立刻成为网络热播神剧,让观众在嘻嘻哈哈中就抢到了票。所以,别用12306就对了。 但是,营销做得再好,再完美,抢不到票,也是白搭。如何能顺利抢到票回家过年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来看看手机百度新推出的聪明抢票方法——跨站式抢票。原理很简单,如果是火车中途下车,但是恰恰始发站到需要下车的站车票已售完,系统自动会查看下一站甚至下下站是否有票,如有票则可帮助用户及时抢票,多花点钱,好歹也能回去。 比如说,从北京到赤壁,一天只有G503次列车,手机百度显示1月16日的该车次车票已售完,自动提示跨站查询,系统搜索到G503到长沙有票,便提醒用户可以抢票购买。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得不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强中更有强中手。在春运抢票过程中,我觉得中国人真是表现出了绝顶的智慧。 曼桢道:“世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世钧没作声,等着她说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没法开口。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以上出自张爱玲小说《半生缘》。我猜,这小说写的是春运的事儿。不过,放在今天,世钧可能会说“那倒不一定,用手机百度抢票试试。” 不可忽略的是,互联网厂商的抢票功能都无一例外的融入了互联网厂商主打的产品之中,中国互联网厂商借助年终抢票工具已成为拉取用户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越来越人性化、多功能的抢票工具出现,帮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快捷,便利的获取到了火车票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抢票工具在2014年已经开始呈现功能同质化日趋严重,它最终带给用户的目的也非常明确:抢票。 抢票软件,一个可能一年只用一次的功能,而互联网厂商相关软件(如360浏览器,手机百度,猎豹浏览器)更需从自身产品功能和运营角度出发,挖掘更多的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努力完善产品本身的同时,踏实为用户提供便利才是关键所在。 产品来源于需求,也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期的产物。而产品的进步无止境,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抢票软件的尽头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