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菜鸟网络去哪了?
但问题来了。这些渠道的资金并不能满足这上千亿的缺口,如果进行逐个项目的开发,稳扎稳打,用土地等钱生钱,除了受国家对闲置土地方面的管控外,也不能形成规模扩张的能力,开发建设时间过长,骨干网络的形成就会拖后,马云的5-8年时间建成也就成了泡影。 另外,搭台唱戏象征性意义更大的这些物流伙伴,能不能好好配合出力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大家本身都有自己的仓储体系,不仅双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就是与菜鸟网络也有利益矛盾。菜鸟网络的智能骨干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整合各家平台物流信息,讲究分工协作和资源效率整合,欲做物流行业的规则制定者,但谁家都不愿意自己轻而易举就缴枪投降,沦为管道,丢到物流的话语权,只能成为喝汤的附庸。 现实情况下是,马云的菜鸟网络在努力洽谈拿地,大声吆喝,但也只是独角戏。而合作的“三通一达”同床异梦,大家苦练内功,各自也陆续启动了“电商仓配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各地租用和购买仓储资源。你唱你的,我做我的,如果你的平台真做成了,我们不得不依靠你分一杯羹甚至是生存,那我们就跟上脚步;如果成了烂摊子或者没做成,也影响不到我的地盘。这就是物流合作伙伴的心态写照。 而银行金融和投资机构更是趋利避害方面的主儿。“未来8~10年投资可能都不会有收益”?谁能忍受住这么长时间?而这就需要菜鸟网络从开始拿地到开工建设,都要维护好这个美丽的大物流梦想,给各方合作伙伴以希望,一步一步让他们看到智能骨干网络实现的可能以及自己真正能获得的巨大好处,而不是土地资本下的空中楼阁。这样,智能骨干网络才能形成一块巨大的磁铁,既能稳住现有合作伙伴,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机构加入进来。 但阿里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家独大,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正是马云牵头“中国智能骨干网络”的底气所在,同时也是最大的变数。它在涉及物流方面的任何一个标准变化,都会对快递公司的业务、仓储等产生巨大影响。快速送达的规划,对每一个用户来说是都是利好消息,但5-8年内就匆匆建成这条智能骨干网络之路很难。 如果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因此,从拥有电商方面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到走向成为物流方面的规则制定者及行业领导者,菜鸟网络任重道远。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