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为什么是58同城?

发布时间:2013-12-04 11:04:5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在网站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在网站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p50-58

58同城是一家“土”公司,它密密麻麻的网页布局让人仿佛回到20世纪;58上提供的租房、换锁、修马桶等服务远远算不上“阳春白雪”;在这些年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中它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互联网的主流舆论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却也几乎忘了它的存在,没人指望它能掀起多大波澜。即便偶尔出现在新闻里,也不知为何总伴随着负面消息。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竟然在中概股沉寂许久之后第一个敲响赴美上市钟声,一夜之间,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家“神奇的网站”。

58同城的故事一波三折。这家于2005年以“分类信息网站”之名成立的公司,一出生就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当年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纷纷看到Cragslist的美国神话,短短几个月就冒出几百家类似公司,在高峰期达到2000家之多,仿若两年前血雨腥风的团购行业。两年厮杀后,幸存者们都开始艰难的转型和商业模式的探索:58同城曾做过DM杂志,试图转型为电商,也加入过团购大战,最终走上了“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道路。

上一次它受到如此密集的关注还是2011年与赶集网的广告大战。当时,喊着“一个神奇的网站”的杨幂和骑着毛驴的姚晨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网站、地铁和巴士上,可谓铺天盖地。

2年过去,为什么上市的是58同城?在网站用户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做了些什么?

两个关键时刻

赶集网曾有两次对58同城造成不小的冲击,而这两次冲击都促使58同城后来居上。

第一次是在2007年,那一年6月陈小华入职赶集网,负责SEO(搜索引擎优化)。这位“SEO骨灰级高手”用半年时间让赶集网的流量从10万提升到40万,远远超过58同城。这件事引起了姚劲波的注意,并下定决心要把陈小华挖到58同城。

姚劲波先是和陈小华见面聊,未果,接着用“同是湖南人”套近乎和陈小华见面,还是没成。姚劲波干脆直接跑到赶集网位于清华科技园的创新大厦办公室楼下,打电话给陈小华说“我是姚劲波,我在你们楼下。你要是不下来,我就去你们公司把你找下来。”

挖到陈小华后,姚劲波并未将他只是当作一个员工来用,而是让他做副总裁,许给期权,并在重要的投资人会议上都带着陈小华,昭示着陈小华在公司的重要地位。陈小华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到了58同城后用人海战术,投入之前三四倍的人力,用8个月将58同城的流量从20万突破到100万,这不仅拉大了58同城和赶集网的差距,还改变了58同城的性质——在此之前只能算是小网站,经过此番下力气用SEO倒流量后,反而奠定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如果不是赶集网的动作,姚劲波不会这么早意识到SEO的重要性,也就不会有这次飞跃。在两家公司的竞争中,赶集网是嗅觉更敏锐的那一个,但是由于没有做到极致,反而给了竞争对手可趁之机。姚劲波在这件事上的果断和决心也是关键,不是第一个看到方向的没关系,可一旦看到方向,无论如何都要执行下去,这是58同城能后发而居上的重要因素。

另一次则是那场著名的广告战。在2011年之前,打电视广告还没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固定玩法,所以当58同城得知赶集网要打电视广告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在意。直到那年春节,当电视上所有热门节目都在放姚晨骑着毛驴的广告时,58同城的高层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战略行为。

“他们希望拿这个钱去翻盘”,姚劲波判断。背景是2010年底,在解决了收入问题,并完成了两轮融资后,58同城计划在2011年实现盈利甚至考虑上市。然而赶集网的最后一击彻底打乱了58同城的节奏,姚劲波的选择是用两倍的钱打回去。

最后的结果是,那年58同城在广告上的花费6700万美元。姚劲波说自己做这件事的逻辑很简单,“我们不想出现任何因为我们没看到、而让对方超越我们的情况,不会给竞争对手任何机会”。这次广告战不仅让58同城家喻户晓,也给后来者树立了高壁垒。陈小华说,“我们不允许竞争对手用广告来追我,我把这条路彻底堵死了,以后再有人打广告,别拿1亿美元,拿2亿美元。”

这次广告战,尽管58同城又一次被占了先机,并为此付出了几千美元的代价,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让对手无法翻身。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