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是该狠狠地讲独立的移动故事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宝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比PC时代宏大得多的目标:取代钱包,战胜现金,成为个人金融的入口。 稍微了解与接近支付宝的人都知道,在技术储备、产品设计、商务拓展、乃至争取政策支持上,支付宝为此都已经开足了马力,可是,有这些就够了么? 我觉得,还不够。要支撑起支付宝在移动年代的新故事,支付宝现在最缺的一块板,在我来看,不是产品,是品牌。 支付宝没有品牌? 支付宝难道没有品牌么?当然不是。可是支付宝过往的品牌形象和它现在想要扮演的角色之间,是有差距的。 在PC时代,支付宝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是支付工具,第一个联想词,想必是淘宝。因为支付宝的起家是为淘宝提供支付工具和担保交易,身份是淘宝的附属品,淘宝飞速发展,支付宝也随之壮大。 后来,支付宝的业务延展到其他购物平台上,比如当当、易迅等,并且弄了水电煤缴费,银行转账等等一些列服务,IT圈、金融圈这才逐渐开始对支付宝的发展边界有了更大的想象,而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VIE事件会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因为大家觉得,雅虎失掉了阿里未来最有前途的一块资产。 但在许许多多普通用户的认知中,支付宝仍然只是个支付工具,是要买东西的时候才会想起来的一个东东。换句话说,在PC时代,支付宝自身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它躲在淘宝后面,躲在许许多多的电商和游戏厂商的身后。你经常见到它,使用它,可是,基本是被动的。 支付宝在手机上想干嘛? 许多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很挠头,包括支付宝的好伙伴淘宝。因为从PC到手机,大量企业的盈利模式无法顺利平移,百度和阿里都是以广告为主的,手机屏幕太小,能塞下的广告位远不如PC,腾讯除了广告,主力在游戏,可是手游的盈利能力,和端游还差得很远。 和他们相比,支付宝是幸运的,因为支付行业的盈利模式是向商户收取交易费率,这个在PC上怎么玩的,在手机上一样玩就是,是可以顺利平移的。 更重要的是,在移动端,一些在PC端的功能的威力被放大了。电脑到底不够便携,也不可能24小时开机,但,手机是!试想一下,PC端的支付宝里,即使集成了电子机票,优惠卡券,存一下可以,但怎么用呢?但在手机端,你可以直接拿着电子机票去登机,拿着优惠券去换一杯咖啡回来…… 付钱、理财、管理卡券积分,所有这些电子钱包所需的功能,支付宝都在加紧部署。我曾经在年初写过一篇《支付宝,移动端的攻守道》,列举了支付宝在信用支付、以及线下的二维码、声波、超级收款等方面的谋划和布局,如今大半年过去,支付宝在移动端的脉络已经更为清晰。 如今,信用支付尚未推出,我个人的判断是卡在了监管环节,但东方不亮西方亮,余额宝成功推出了。二维码、声波支付,被集成为“当面付”,出现在支付宝App里出现在比较显著的位置。在最新版的App里,支付宝开放公众平台,接入三大运营商、十多家银行的轻App,以及一箩筐的企业,比如电影票网站、航空公司、麦咖啡、银乐迪等等,虽然用起来还未必都很顺手,但布局已经初成。尤其是余额宝,对于支付宝的移动业务,意义很大。其实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战略意义:余额宝给了大家一个登陆支付宝的理由! 根据余额宝的数据,现在手机开户是PC的2.5倍,日转入笔数是PC的1.5倍,这也验证了前面所说的,打造个人金融入口,手机是天然的,最适合的载体。 支付宝——产品在移动上有独立性,但品牌没有 如上所述,在手机里,支付宝从后台走向前端,它要成为一个用户可以日活跃的App,所以,主要角色已经不再是淘宝的附属品,它独立了! 但目前的问题是,从支付工具到电子钱包,个人金融入口,这个角色的变化,普通用户到底有多少知道了? 支付宝在互联网圈内常是红火题材,但在大众层面,其实非常低调。你有见过支付宝的广告么?见过支付宝办的活动么?反正我是没见过。为此,我还特地求证了一下,结果是,我的观感基本准确,他们确实很少做市场推广,在余额宝身上,楞是一分钱市场费用都没花。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