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创业”和二三线城市的营销环境(下)
承接上篇,今天是我与老同学“深喉”的一次对话,深喉蛰伏二线城市多年,对本地营销环境和家装行业现状都有深入洞察,我们来听他怎么聊。 宇见:兄弟,今天找你主聊三点,第一,你所在的家装行业的整体状况;第二,二三线城市的营销环境,第三、你们做市场的策略。咱们先从第一个点开始? 深喉:好,家装是个大市场,我们调研,北京一年有300亿左右的的行业产值;上海360亿,在我们这儿(中西部某省会,简称A城)有90个亿; 我们这个行业极特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游击队”吃掉,北京上海有7成以上,像家族式的,几个人合伙就搞起家装,A城“游击队”份额更达到惊人的90%; 宇见:为什么会这样? 深喉:一、从老百姓角度看,房价太高,能支配的绝大部分财富用于房贷,剩不下多少预算来装修;二、从行业发展看:全行业无统一标准,品质(包括效果和风格)与价值是“人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矛盾中,大家更多追求性价比。三、多数客户在装修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所以我们和客户间的信任度极低,改变需要时间过程。 宇见:像你们在二三线城市,做到传统行业的管理岗位,平时关注最多的是什么? 深喉:战略 模式 企业持久盈利点,去年我们这儿有一个经营了13年的装修公司濒临倒闭,因为勇于尝试一种新的模式,死而复生,现经营状况很不错。所以赢利模式很容易颠覆行业状况。 宇见:是什么模式? 深喉:传统模式是“完整家居模式”,根据客户的房子出具体的规划和报价,这几年套餐模式开始流行,比如最早北京的 “三优实创”,短短两年时间,几乎颠覆了北京家装市场。套餐模式没有太多个性化,就几个组合让你选,走规模化经营,降低边际成本,抢占市场中最大的中低端客群。 宇见:你们为什么没有被颠覆? 深喉:首先我们根基相对坚实,其次二三线城市行业跟风氛围浓厚,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跟抄;另外外来者甚少,有外来者,大家平时互相掐的,就立马抱团抵制,抵制得非常厉害; 宇见:你们为什么不选择创新? 深喉:第一代搞家装起家的老板,是前几年从福利分房市场,到商品房流行过程中,瞅到机会赶上的一波人,他们从第一天开始干这事儿,就没想过能做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如今日子过得还不错,维持现状就好,没太多创新动能,更不想承担创新可能的失败。 宇见:家装行业会不会出一个刘强东?比如我做了很多年,对这个行业门清儿,一块瓷砖成本多少没人比我熟,我对这个行业思考多,另外我认识最牛的投资人,拿一大笔钱来做:先把成本打下来,在你说的模式上创新,在二三线城市贴地建立营销团队,打死一批中小公司,逐渐确立起规模优势,再提高议价能力,实践这套做法会如何? 深喉:有可能,我了解过几个VC,比如他们要投家装行业,其实基本不看模式,就看规模,你在行业里排前几位我就投你(如北京的东易日盛),这个行业规模为王; 现实障碍是,由于主要市场在游击队手里,你要颠覆游击队,只有干两件事:一、像其它产品(如电器)形成自己的行业标准;二、用价格战干掉他们;要比游击队的价格还低,这个临界点目前看很难达到;另外,由于行业分散,每个城市有区域的客群圈子,区域有主流服务商,跟当地的媒体等组成既得利益集团,如果你没有在一个城市深耕的决心和长久的运营能力,初期不投入很高的成本公关,恐怕很难坚持下去; 其实你说的这个想法是有的,比如成都,我跑过去考察,他们当地前五六名的家装公司,养了200多号业务员,有7、80号电话营销人员,全部在开发市场,养这么多人,但装修的成本只有每平米400—500元(含主材哦),比我们这个城市(每平米1300元的进店成本)低很多!他们工人可以每天干活,整个体系更有效率,这就是规模经营的趋势。 宇见:你们怎么做营销,打广告吗? 深喉:我们没有销售团队,主要依靠多年来累积的口碑和市场号召力(现在看这种模式很难再复制)。营销投入大概是这样,第一块是户外广告,我们这儿公交车身广告,双层车,好的线路,20万一年(执行价),单层车8到10万一年,加上公交车站台,路灯这类,一年花大概不到200万;报纸上每年花50—60万,电视节目偶尔投一些,如果竞争对手做,我们就停,别人停,我们又做,只是辅助手段; 宇见:装修不都是年轻人的事儿吗?他们会看报纸吗? 深喉:投报纸不完全是追求广告效果,你知道,在二三线城市,一定要跟当地的主流媒体处好关系。 宇见:你们这个公司一年的产值是多少? 深喉:1.5亿左右,徘徊三四年了。 宇见:那按你一年300万的营销投入来计算,还不到整体的2%,互联网你们不做吗? 深喉:做过两个不成功的案例,其一是投过百度关键字,投入额度比较小,好像一个月1w左右,投了1年多,来咨询的都不是准客户,大部分是来了解一下价格,问一些装修问题,完了转身去找“游击队”;第二是官网,花40万请人来做一个网站,希望变成能提供展示、服务和导购的平台,做出来网站打开速度很慢,体验很差,网站客服人员也不专业,没有系统的话述培训;简言之,我们的营销服务概念没有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客户,效果不好都放弃了。 宇见:现在大城市,也不流行自己做网站这事儿了,大家开始在平台类产品上为用户提供客服,同时也是营销渠道。我从你刚才的描述里,看到了微信等应用接下来在二三线城市,商业化挺大的机会。 深喉:可能会慢一些,主要是我们这儿对互联网接受度还不高,微博如果从人群说,就是学生、白领、高端人群三类在玩,像我们老板,在微博上跟别的老板互相吹捧,聊他喜欢的汽车什么的,一年多了,600个粉丝,有什么意义? 如果从(互联网)需求说,主要就是游戏、网购、聊天,其它没有,至少我看不到我身边的人在使用别的功能。 宇见:你平时用微信多吗?你关注公共账号吗? 深喉:你说的是像你这种账号吧,关注了3个,我比较关注的是能解读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的,原因前边说了;另外是心灵鸡汤、励志类的。 现在用微信的人很多,我发现用微信传照片很好!以前我们的工程管理人员,要带客户去工地看装修进展,必须往返跑,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发彩信效果太差!现在用手机拍完了,噼里啪啦传给客户看,节省了好多时间精力!我现在给全公司培训,教他们用微信传递客户关注的房子装修信息,这真是很好啊!要知道,这可是实时传送!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