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谁最开放?

发布时间:2013-08-14 16:54:12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大约一周前,微信第一自媒体联盟WeMedia的微信群爆发了一次激烈的讨论,主题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开放。有人说腾讯最开放,腾讯生态系统的第三方最赚钱;也有人说阿里最

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谁最开放?

大约一周前,微信第一自媒体联盟WeMedia的微信群爆发了一次激烈的讨论,主题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开放。有人说腾讯最开放,腾讯生态系统的第三方最赚钱;也有人说阿里最开放,电商生态繁荣盛世;也有成员认为百度最为开放,搜索引擎本身就是开放的。

在回答谁最开放前,先看下什么叫做开放。谈到开放,往往与开放平台挂钩。开放平台只是开放的一种形式。互联网公司的开放,有业务层面的开放,有技术层面的开放,还有文化层面的开放。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核心价值的分享。不妨看看下面对BAT三巨头开放情况的梳理。

在梳理之前,需要指出的是:不要对公司业务与技术层面的“开放”或“封闭”捆绑上道德寓意。某家公司相对开放、某家公司相对封闭,很大程度上是其商业模式、发展阶段决定的。对任何公司来说,不可能为了开放而开放。开放不见得就一定好,封闭不见得就是糟糕——对公司、对业界,皆是如此。

一、腾讯的开放是产品层面的开放,核心资源不可能开放

1、腾讯开放战略声势浩大,主要在产品层面,变现靠游戏

如同外来物种入侵,腾讯一度凭借账号体系和复制能力,让互联网死气沉沉。3Q大战后,腾讯对外宣称将开放作为核心战略。

今年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布了最新的开放平台战略。QQ、游戏、微信、空间、邮箱、浏览器等产品都参与其中。在此之前,腾讯还推出了Q+、应用宝、海纳、手机管家等面向App开发者的应用市场。

在变现上,截至4月腾讯给开发者分成累积已达3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也将达到30亿元。腾讯开放平台成功变现的基本是游戏。这与腾讯的主要收入来自游戏有着密切关系。

2、腾讯开放的是导入用户的能力,而不是核心的账号体系和社交关系

腾讯的开放,既有营销渠道的开放,也有支付工具的开放,但开发者真正看重的只有一点:用户导入的能力。拥有10亿多账号,几乎100%渗透中国网民的腾讯,不论是对自有新产品如微信,或者对第三方应用,新用户导入能力都有很大诱惑。例如胡莱三国这款游戏落户腾讯三个月后,获得了超过五千万的注册用户。

腾讯的核心能力:社交关系和账号,却没有真正的开放,也不可能开放。这是腾讯的核心资产。用户就算导入给第三方,依然是“腾讯的用户”。第三方选择腾讯,其实更多是“被选择”。大量网站接入腾讯的OpenID,表面看这是获得腾讯的共享用户,实际上这是大量网站没有选择的选择:每一个网民都是腾讯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方便用户登录,进而吸引用户登录。

周鸿祎在2011年“首届互联网开放大会”提出互联网公司应该要开放。这个大会正是由360主办的。不过周鸿祎妄图杀入腾讯核心腹地,说出了最核心的诉求:互联网公司开放,账号应该共享。几个月后,3Q二选一事件爆发,期间有IM趁机推出了“导入QQ好友”来突破QQ好友关系构筑的城墙,腾讯第一时间通过技术手段阻止了此类行为。

太过封闭遭致怨声载道,在360摇旗呐喊下,腾讯走向开放之路势不可挡。腾讯逼用户二选一,这个世界逼腾讯开放。聪明的腾讯说我开放了,既转移了大家的视线,也造成了开放的假象。腾讯去年收入450亿,给第三方分成大约在5%左右。在实际分成比例上,国外标杆App Store是三七分,开发者得七。腾讯采用复杂的梯度策略,QQ游戏平台最严重的是一九分,腾讯得九。腾讯在游戏界的口碑有些“可怕”,开发者要么选择寄人篱下,接受与贡献不成比例的分成,要么等着抗衡腾讯的“复制”杀手锏。

腾讯是庄园主,用户是他圈养的养。第三方是剪毛的佃户,关系好的可以成为长工,但拿到的收入都极其微薄。至于喝奶、吃肉,与他们没任何关系。

3、腾讯名义开放,本质仍然封闭,腾讯最具备封闭基因

几乎所有主流互联网产品,都有马家军。IM、搜索、浏览器、空间、朋友网、邮箱、门户、阅读、音乐、视频、影音、游戏、安全、微信、应用市场、电商、团购,上百个产品多到腾讯内部的人都数不清楚。

腾讯开放了,但“人有我有”的产品思路仍然没变。就算腾讯不针对潜力产品推新品,已有产品复制类似功能也成为常态。微信5.0就让我查查、百度移动搜索躺枪。

这给腾讯带来实际的好处。复制Talkbox、米聊和陌陌的微信,使得腾讯拿到了船票,“复制”,可以杜绝一切被颠覆的风险。再比如及时跟进的应用分发市场,避免了与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类似的付出。腾讯收购投资略显保守,很简单,因为他不缺。

用腾讯离职人士的话说,这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少走弯路,最大化降低成本,降低风险。企业是趋利的,腾讯选择这个路径自然而然,无可厚非。腾讯产品的成功,产品能力固然重要,不过最核心最基础的原因永远都是账号的导入、产品之间协作式的推广。包括微信。

微信通过公众账号走向开放道路,作为乔布斯信徒的张小龙,也沿袭了控制欲和封闭思想。微信账号的API非常有限,自定义菜单目前很保守。微信账号认证极为严格,5.0对公众号的折叠,伤了很多微信创业者的心。微信正在成为一个黑洞App,外界很难染指,并且十分忌惮,下一版微信出啥?微信不干,它的备胎手机QQ会不会干?

腾讯的心态开放了、业务产品也变得比以前更开放了。但依然是封闭的腾讯,它再开放也开放不到哪里去。它要构建的是“一站式生活”,让所有子民都在其“社交帝国”里,从出生到坟墓。

二、百度的开放是技术层面的开放,过度开放,对百度来说是风险

任何一个有理想的搜索引擎,都希望汇聚天下所有的数据。任何一个有梦想的搜索引擎,都希望成为所有信息的入口。流量和数据是搜索引擎存在的基础。这些数据取自开放的网站。因此,与社交网络不同,搜索引擎的基因是开放的。

国外的搜索巨头Google的创新和开放早已闻名于世。OHA(开放式手持设备联盟),Adsense,安卓系统,Chrome浏览器,Google+都是开放的成果。构建健康的生态体系是Google擅长的任务。

再看回百度,其开放则主要体现在数据、产品和技术三个维度。

1、百度框计算开放平台代表了开放思路:数据为先

百度的框计算开放平台允许第三方将数据接入百度,进而用户可以在百度搜索结果使用服务。例如天气预报,查火车票。进一步的服务依然会将用户导入到第三方。这种开放思路是自己修好楼招揽客人,引入第三方来给用户做好服务。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