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有个partner叫张志东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标题《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只一闪念间,就知道它说的是张志东。张志东,腾讯联合创始人,腾讯仅次于马化腾的第二大个人股东,CTO。腾讯内部一般叫他Tony。后来在微博上看到傅盛对Tony评价:“和张总接触过才知道什么是胸怀,什么是nice!深深感谢且敬佩Tony!”知道傅盛这句话是发自肺腑。峰哥也想说同样的话。 在腾讯工作的两年半,有直接业务交流的总裁办成员,就是马化腾和张志东,Pony和Tony。这俩也恰恰是峰哥在腾讯最喜欢的两个人。但喜欢的内涵不同。Pony杀伐决断,有点小怕,有敬畏。Tony循循善诱,则让人完全放松,亲切。相信认识峰哥或者认识Pony和Tony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在拍前老板的马屁。 正如傅盛说到的“胸怀”和“nice”,再加上“诚恳”和“务实”,这些品质,才真正体现着腾讯这家公司最初始的“源”能力。也许外界可见的产品能力、内部可见的管理能力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但归结到几个创始人身上的这几个性格和品质,才是能孕育出那些所谓核心能力的那个“源头”。一个是刀锋,一个是刀把;一个是大树的华盖,一个是大树的根基;一个是术,一个是道;一个你可能学得到,一个你可能永远学不到。 这是在腾讯工作最深的感受。 一 刚进腾讯就听到同事传一个段子。Tony那么有钱,开的一直是辆宝来,就连很多高级经理开的车都比他好。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奔走相告:Tony终于换车了,Tony终于换车了。于是激动的问:换的啥车?回答:一辆新宝来! 哈哈哈。 没去求证过这个段子的真伪。它也可能有夸张或误传的成分。但当看到腾讯的同事们满脸嬉笑、略带激动、而又相当轻松的讲这个段子时,就体会到,Tony在他们心中就是那样的人。Tony就算不再开宝来了,但他们心中,Tony还是那个低调、亲切、完全没架子、可以信任、可以拿来调侃的“一个胖子”。 某种程度上,Tony所代表的是一个形象,一个寄托,一种文化。至少,峰哥内心是这么感受到的,也为之所熏陶。 二 跟Tony第一次打交道。是在3Q大战时。可以用“黑云压城、千钧一发”来形容的那几天,跟在深圳的Tony通电话,他说话依然是字斟句酌、不紧不慢、徐徐道来、为自己说的每一个词负责的方式。跟他对话,能立刻发现自己的急躁。他的腔调和语气有点像一股清泉,能帮你消散戾气,安静下来。 三 第一次见到Tony,是3Q大战第二年在杭州举办的请行业人士诊断腾讯的会上。在门口撞见Tony和腾讯另一位创始人陈一丹。这两个同学穿着极其普通,其貌不扬,面带浅笑。老实说,第一眼完全没有把他们跟腾讯的boss联系在一起。根据他们的长相和姿态,觉得他们是两个农民。 直到后来落座,主持人介绍,才知道他们的身份。当时,后背多少冒了一点冷汗。 那天Tony的发言依然是不紧不慢,一字一句。跟大部分业内人士风风火火的说话就像来自两个世界。作为腾讯员工当时坐在下面,都有点替他着急。 也清晰记得,第二天Pony在诸嘉宾之后发言,开头第一句是:“我一直在做笔记,写了满满3页纸,手都写酸了。”一边说还一边甩了甩握笔的手。当时《福布斯》的尹生特地把头凑过来说:“你们的老板,真实在啊。” 四 一次在深圳总部开会。一个人正在会议室外面的签到桌上找自己的名字。忽然有人叫“james”,峰哥抬起头看原来是Tony,笑着在点头。 Tony当时就是偶然路过,也不是要参加同一个会。他打声招呼后,就自己走开了。 你看,这就是诚恳、朴实的Tony。他没必要特意打招呼,峰哥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管理者,当时他自己走开,埋头找名字的我也不会意识道他正在路过。而且他并没什么话要说,他只是想问候一下。 这个镜头在脑袋里回荡了好久。一直在咀嚼其中的滋味。对Tony的信任和喜欢,就是这些不经意的瞬间建立起来的。 如果有一天为工作多付出了那么一点心力,这点付出跟KPI、跟奖金、跟领导的赏识完全无关,就是完全自发的付出,那这一定是因为有一天Tony在不经意间跟峰哥打了个随意但诚恳的招呼。 你能体会吗?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