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性感的移动互联,打飞机的APP

发布时间:2013-06-08 13:50:54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这个网络的主要入口,APP 也异常火热,特别是最近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占比的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的改善,个别标杆产品的面世,传统互联网的

编者按:本文为匿名投稿。看着标题我愣了半天,结果对方解释说,“性感的移动互联指看起来市场前景无限的移动互联网现状;打飞机的 app 指代借着移动互联被看好的氛围,各种意淫和投机创业。..‘然后我就保留了标题,你感受下:

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这个网络的主要入口,APP 也异常火热,特别是最近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占比的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的改善,个别标杆产品的面世,传统互联网的布局竞赛,使得这个行业炙手可热。有人说移动互联网会取代传统互联网,有人说这将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又一次重新洗牌,先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们且先近一步来看看它。

1.市场构成

按占比来说:

百度、阿里、腾讯这样互联网大哥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些是收购和注资的,一些是从 PC 端的产品延伸过来的,剩下的一些是为了补给和完善平台功能而进行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偏重于以整个企业业务为核心的全面布局策略;

像 UC、美图秀秀、天天动听、墨迹天气这样的创业型企业,一般都完成了 3 年以上的过渡时期,并且有资本维持和生存,不至于也不太会愿意被大哥收购,有一定议价能力,以做专一个领域站稳后拓展周边业务为发展策略;

初创型企业,搞出名堂的一般都是模式和角度比较刁钻,切入的点相对单一而矛头较锋,但持续力又相对较弱。因为对于盈利模式考虑的不足,所以若阶段性没得到资本支持,便要衰败。其实几乎所有 APP 产品都不是十分有信心现阶段去考虑盈利模式的,只是有些企业要么有干爹要么有母体,不愁吃喝罢了。

按市场类别来说:

领域属性分为,游戏、工具 (生活类、阅读类、工作类、社交类)、影音。当然,工具类占重比,且工具类又单分出多个小分类,做整合的也有,但基本是 BTA,并且是一般依靠着大数据来做的,比如手机百度。

产品属性分为,“民用产品”和“商用产品”。盈利模式是衡量一款软件是商用还是民用的最好辨识标准。虽然我上述说基本所有的 APP 产品都不太敢尝试盈利模式,但至少有些产品是明摆着早晚有盈利在握的,并且盈利模式是沿着产品现有的功能往下挖,挖出来的。

但是有些产品压根就没想过,只要用户,然后指望着之后延伸出周围功能来获取盈利,不是不行,但个人觉得这种模式的竞争力会偏薄弱。举个例子,土地就那么点,树也是差不多那么几颗,所有树的根都横向去抓土壤,那肯定有些是要活不下去的,只有往下扎根的树,才会更牢固。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想什么以后的拓展,上述的话是他们用来忽悠资本的,有些人就是:做个产品,抓点数据,上浮调整,为资本画饼,拿钱再见。

2.做产品的目的

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互联网上的用户不会以原有在互联网上的分布平滑地导入到移动终端来,他们面临着一次重新选择。各个大佬首先是都不想自己的原有市场份额被别人吃掉,如果是能把原本别人的客户抢到自己这里来那最好了。因为用户在 PC 现在略显麻木,是移动互联网让“他们”重新活跃和涌动起来,这才有了重新瓜分用户的机会。也就有了各位大佬的战略投资,拓展了本来不是自己主要业务的领域,只为抢个入口,有时候也并不一定会抢到,但至少要做到“我抢不着,也不能让你舒服着”。

专注,然后拿下一个领域。比如 UC,比如墨迹天气,比如天天动听。他们不太会去做过大的布局,没那个资本,也没那个精力,最重要的是没那个背景。所以专注一个领域,无限把这个领域做到极致,挺过个三五年,也就可以变的逐渐强壮了。一般能走到这步的,都不太会去想被收购,但也不至于能自力更生,相信在他们眼里,他们的用户他们自己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飞走,所以现在做的还是要不断的黏住,黏住,待时机成熟了再享用。

梦想。这是个励志又傻逼的词,分你怎么看。对于上述的大佬来说,用户确实就是钱,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在乎的就不是钱。但这句话在行业里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形成了最初的互联网伊始时的泡沫形态。如果大家在争的是互联网入口,那这些创业者也是在争入口,有人抢了个洞,有人抢了个门,有能力的找个干爹跟着一起守着,等着大佬来给个好价钱,没能力的,在大哥来临之前,就被别人挤下去了。

3.行业现状

根据百度的一份行业报告来看,现在的移动应用产品数量是 44 万 +,已经接近于 04 年 PC 网站数量。泡沫是肯定有的,并且早开始了,至于多少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待浪潮退去后,大家就会知道,谁在裸泳了。

再怎么细分,其实也无非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为主。所以同一类别的领域,有着大量类似或相同的应用,并且现在有很多还是在并行,最后的一场厮杀,还没到来呢。

有一类应用,不是靠意识和想法组建起来的产品,是 PC 端延伸出来的,目的也大致是弥补和完善 PC 功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需要。有一部分是吸收了 LBS 来提升产品,有一部分则是 PC 的缩小复制,显然后者是吓到了瞎搞,就跟前几年所有传统企业疯一样的往电商堆里扎,所以企业都去搞个官方微博玩玩,后来又都抢个微信的公众帐号守着,不过大多数最后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主。

4.用户

用户“屌丝”化。这里的屌丝不代表感情色彩,我只是想形容略微低端一点。按照国外的轨迹和正常的思考模式来想,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应该基本上是从 PC 端过渡过去的吧,但其实不完全是。由北大教授刘德寰教授的 APP 市场的调研报告来看,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有这样的走势:向女性、低学历、中低收入等智能手机用户人群扩散。与最初接触 PC 都是行业“精英”的情况不一样,接触移动互联网的人群,有一部分是最初用手机来接触网络的。现在一部智能手机的价格要比一台电脑更加实用和廉价,所以很多人是跳过互联网而来到移动互联网的。

情怀衰减。首先是因为用户整体的平均水品被拉低,其次是移动端的展示和交流有限,时间也是有限,所以无法用更多的附加值来感染用户。你很难把豆瓣那种连广告都做的文艺的网站直接搬到移动端去,所以你和用户直接的情感交流会减少,这就会导致忠诚度偏低,最终也就是被卸载和替换的风险增大,当然,能抓住用户死穴的产品另说。

傲娇。我有个习惯,一段时间就把手机上不是特别重要的 APP 更换下,一是有时会厌,二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好玩的,但通常是我更换之后不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哪个好坏,所以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再更换一些。安装零成本,尝试新东西,这些都加大了应用被更换的风险,一般说换就换,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你。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