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撬动3.5亿: 口碑如何雪崩?
这些都为“口碑雪崩”创造了厚厚的一层积雪,最后,7个人组成的撬棒在社交网络上一发力,效果立刻显现。 我再次提醒大家:必须要有积雪!否则就是空穴来风的病毒营销。 而通过产品初体验积累的用户群体,则需要通过微博或SNS之类的社交网络进行聚合,真正形成一个在互联网上的粉丝群体。只有这个群体积累到了一定数量,口碑雪崩才能发挥真正的效益。 有了积雪——真正倾心于此而不是用钱堆砌出来的粉丝团体之后,口碑雪球的制作则需要特别的创意技巧,如哈利·波特主题公园选择的那7个粉丝、神秘预告和设在邓布利多办公室里的直播间……这对哈迷产生致命的影响力,让哈迷感到饥饿,挑逗起极大兴趣,进而形成一轮接一轮的口碑传递。 请注意,自发的、转载的、否定的、赞美的信息,皆为主题公园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留几手”的传播中,手绘海报也属于非常态广告式的特色创意。 这恰恰是口碑雪崩和病毒营销最大的不同:不去过度控制传播过程,让网民自己根据初始雪球内容自由原创,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让口碑自由飘扬,哪怕有不好的内容,也是让雪球滚动得越来越大。 当然,这必须有一个厚重基础,即在口碑雪崩发动之前,必须有真实可靠的产品质量打下基础,而非病毒营销那样“平地起风雷”;必须以不“三俗”的创意话题来创造口碑,让口碑偏离预定轨道的可能降到最低,也使口碑雪崩的色彩又白又纯。 当然,不是滚动一次雪球就够了,周期性地滚动雪球,会让口碑传播得更HIGH! 基于社交网络的口碑雪崩理论 在品质过硬的产品基础上,通过包括微博在内的各种网络营销通道,结合一定量用户的真实产品使用体验,来积淀强大的“口碑积雪”。 当“积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策划者以一个极具互动性的传播创意,以自有微博账号体系为基础信息发源地,将视频、新闻、博客、论坛乃至图片等各类信息聚合在微博上,通过粉丝强有力互动和自发自主传播,让“众声喧哗”持续回荡于互联网之上,冲击之前预埋的所有积雪,使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荡而下,形成“口碑雪崩”,最终,奠定品牌在粉丝心中的深刻记忆。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