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移动互联网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3-05-04 20:49:4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互联网实现了全球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使得人们能够以较低成本方便、快捷地访问大量信息;而移动通信使人们不再受地点的约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相互的通信。两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影响了亿万人的生活,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实现了全球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使得人们能够以较低成本方便、快捷地访问大量信息;而移动通信使人们不再受地点的约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相互的通信。两者的结合,将使下一代网络为人们全方位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

1. 移动互联网释疑

对于移动互联网,有如下几个小疑问:

1) 哪些设备属于移动互联网?

2) 与移动互联网相对的,为什么是PC互联网,而不是固定互联网?

智能手机属于移动互联网应该不成问题。平板电脑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它虽然用起来像手机,可是通常只在家里用,并不会把它随时揣在身上。也总不能因为它够轻巧,就算是移动了吧?

笔记本就更不好归类了。这个品种用起来还是老式互联网的感觉,使用的地理半径却和平板电脑有相当重叠。这个品种中虽然有笨重的15寸Thinkpad,却也有相当轻薄的Mac Air。考虑到相当多的MM仍然喜欢把笔记本抱到床头,不把它归为移动之列也总还有点纠结。

换别的分法也不好使。若说不插网线的就属于移动互联网,可知MacBook从物理上就和网线无缘。若说访问网页的就是PC互联网,难道你没在平板上用过UC浏览器?用操作系统来区分更不靠谱:莫非你不知道有一种智能手机叫做Windows Phone?

第二个问题同样难以回答。按说移动的反义词是固定,可是现如今人们以轻蔑口气谈论起老旧互联网时,总会说成PC互联网。为什么?想来想去,结论是压根儿没有固定的互联网。即使再古老的门户网站也不是固定的:学校可以访问,网吧可以访问,公交车上还可以移动访问。若要把这样的东西叫做固定,确实不太妥当。所以,把传统互联网叫做PC互联网,至少从直观的角度说得过去。

但这其实是相当混乱且文法不对仗的命名。如果说移动确实存在,那么就一定有对应的固定,只是我们在某个地方犯了错误。正确的答案就是:只有移动的电脑设备,没有移动的互联网;只有固定的电脑设备,没有固定的互联网。这也符合互联网的特质:本来互联网就是取代本地计算的远程计算技术,天生就是移动的。移动的互联网的说法就好像可以喝水的水杯一样可笑,固定的互联网的说法则像不能喝水的水杯一样荒谬。

如果一定要让移动互联网的说法变得正确,那么可以将其解释为移动设备的互联网,而不是移动的互联网。如此一来,固定互联网也就可以同样说的过去:固定设备的互联网,而不是固定的互联网。至于哪些是移动设备哪些是固定设备,则依个人口味视设备是否随身携带而定,与使用wifi还是3G无关。比如,对我而言,平板电脑属于固定设备无疑。

至于PC互联网的说法,其实是对固定设备互联网的一个直观的代称。同理,对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也应该有一个代称。毫无疑问,手机互联网最为合适。如此一来,移动互联网对固定互联网,手机互联网对PC互联网,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含义准确。

绕晕了吗?其实我想告诉你的就是:

1)互联网本身并没有移动和固定的区别。

2)所谓的移动互联网,准确的解释是移动设备互联网。

3)当IT精英们谈论起移动互联网时,他们心里想的更多的其实是手机互联网。

基于此,我将在后面用手机互联网来指代常说的移动互联网。

2. 手机互联网的价值

大佬们说,手机(移动)互联网是PC互联网的十倍大。从用户角度看,的确会有巨量的以往与PC绝缘的用户群体使用智能手机,并顺理成章的成为互联网的消费者。鉴于这些全新用户群体的海量,说手机互联网是PC互联网的十倍大并不为过。

这很容易让人头脑发热。想想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兄弟们吧,这可真正是传说中的商业蓝海啊。如果他们都用上我们整出来的App,只需0.1%的人付费,嘿嘿……

在一片美好的想象中有多少人以唐吉坷德式的冲锋扎向手机互联网就不用多说了。遗憾的是,虽然苹果/安卓的App数量都已接近百万,赚钱的却少的可怜。不要拿培养用户来说事了,盈利模式想清楚的就还没有几个。至于稍微赚钱一点的手游,如果拿它们和PC互联网游戏相比,恐怕它们连小弟都不敢自居。

理想和现实为何有如此大差距?答案是,手机互联网用户数量虽然多了十倍,但用户接触的信息复杂度却低了十倍。何谓信息复杂度?简单说,就是操作的难易度。

因为要随身携带,手机屏幕再大也嫌小,所以界面简洁,不像电脑网页上密密麻麻满是链接和按钮。同样,手机的输入也很简单,单手就得玩得转,不可能像PC一手鼠标一手键盘那么复杂。简单的输入输出源自手机的固有特点,但正所谓有得必有失,简洁的界面让用户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更多的信息,而简单的触控输入则让用户无法方便地与信息进行大量交互。所以,虽然理论上手机能够完成电脑能完成的所有任务,但代价却是增加操作步骤,延长操作时间。考虑到人的使用习惯,理论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换句话说,手机带给用户的信息复杂度必然降低。

其实,得出这一判断大可不必做这么复杂的分析。观察一下几乎是电脑盲的父辈们对智能手机的上手速度,就可以直接得出这一结论。

而这一结论,又正是手机互联网比PC互联网大十倍这个利好消息的基础。也就是说,优点就是缺点,这正是手机互联网最要命的地方。其他种种,像什么网速过慢,付费心理不成熟,标准不统一,统统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虽然随时随地可用的便携特点为手机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玩法,但与之相伴的信息复杂度降低也在同时限制这些新的玩法。以目前的局面观之,似乎信息复杂度降低造成的影响更大。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一方面看到新的App创意层出不穷,一方面又总感觉能做的事情有限。不妨看看最热的几个手机应用:微信、微博、陌陌、YY,花样虽不同,本质却始终没脱出通讯交流的范畴。就是,除了聊天还是聊天。

所以,虽然上手简单的特点创造了新的用户群体,但玩法的简单也稀释了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感。因而,一方面会有大量的手机应用涌现,一方面这些应用中的大部分会成为用户眼中可有可无的玩具应用,无法引导用户付费或消费。

这就是手机互联网的价值:它的适用场合广泛,无处不在,却只能满足形式简单的需求;它拓展了互联网的用途,扩大了互联网的市场,却创造不了PC互联网那样的工业价值。如果将整个互联网比作金字塔,那么手机互联网是塔底,PC互联网则是塔尖。塔底缺之不可,塔尖却是核心所在。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