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私有化的新PC梦
戴尔此刻已经到了生死边缘,要么再度成就名声,要么作为一个曾经的大佬,默默的逐步消亡,而私有化是迈向生死边缘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选择题,到底目标哪个领域?迈克尔·戴尔想要自选,微软想要影响,来自外界的诸多压力也在等待着要么胜利时鼓掌,要么失利时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文/张书乐 原载于《创新时代》4月刊 近日,全球PC巨头“戴尔私有化”案终于落定。迈克尔·戴尔宣布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资本共同部署私有化交易,通过244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将资金返还给股东。从上市公司变成私营公司,戴尔这一历史性的行动被称为一个激进转型的新开始。这一私有化举措,也成为了自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案,并将成为科技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 然而,这个昔日的全球PC老大,何以走上如此一条“逆市”之路。 PC梦碎 对于戴尔来说,这两年的日子很不好过。 日前,戴尔公布了其2012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Q4戴尔的营收为143亿美元,净收益为5.3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3美元。 之前分析师曾经预测戴尔Q4的营收为141亿美元,而《华尔街日报》也对戴尔Q4的表现持悲观态度。但是通过调整,戴尔的收入好于预期。不过其净收益环比下降了31%。但戴尔昔日的王牌PC业务却仍然在缩水。其桌面电脑以及移动商务部分收益下降了20%,严重拖累了戴尔。在外部分析看来,PC市场已持续疲软了一段时间。而且微软的Windows 8推广效果又不如预期,这也影响了PC销售量的增长。 戴尔祭出私有化的大旗,其目的就是要遏制这种衰落。因为戴尔目前没有自己的王牌可资依靠。有媒体曾经揶揄道:众所周知,上市令戴尔从8,000万美元开始,发展到今天的600亿美元的营收,攀上了一个重要的阶梯。但问题是,IBM有智慧化解决方案,联想有低价产品和低价市场,微软的Windows还能吃几年,苹果的软硬件控制了潮流,亚马逊则在电商领域有突破性的创新,而戴尔在重重挤压之下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可见,戴尔是输在再也拿不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价值体现了。 但戴尔并非不重视创新,它其实也曾经是创新的排头兵,但戴尔、微软、诺基亚等巨头一样,在时代大潮中走岔了路。 十年前戴尔被认为是PC行业不可撼动的巨头,马先生曾经是戴尔的忠实粉丝,他告诉笔者,十年前,他还是个大学生,那时候他对戴尔的PC有着深度的痴迷,品牌机的质量+组装机的价位,是其对刚刚普及PC的人群们最大的吸引力。毕竟在PC业刚刚兴起的时候,行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让尽可能多的人买得起PC,戴尔的核心能力即通过出色的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产品的低成本,正好与行业的核心问题相吻合,其核心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十年后,PC已经彻底普及,价格和质量的优势也逐步因为价格战和技术提升而变得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但戴尔并没有坐以待毙,它其实和微软、惠普等同行一样,及早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 但“运气”却完全无法和苹果比拼。自2006年失去“全球第一大PC厂商”桂冠后,戴尔在移动互联网上屡屡失手,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迟迟未能打开美国市场大门。 戴尔向何处去?成为了它必须要向自己和股东交代的核心问题,为此,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选择用私有化来解决分歧,让戴尔能够不在外界的指手画脚中,走自己的路。 个性化之殇 针对戴尔选择私有化道路的原因,业界专家分析,戴尔转型之路屡屡受挫,为了避免资本市场和监管压力,将掌控权握在自己手中。不再暴露于资本市场之上,戴尔能够更灵活地选择战略重组转型的方式。而也有部分人士指出,“股东分红不均也是戴尔私有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对于戴尔来说,花244亿来平息资本监管压力,似乎太过昂贵,且戴尔在这个十字路口,最大的压力却是来自自身的品牌文化。 戴尔最大的失误不仅仅在于其对PC这个夕阳行业的坚守,还在于错误的将戴尔模式带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战争之中。 2012年,平板电脑出货量首次超过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时,PC出货量在过去的几年里显著下降。消费者迅速转向移动设备使戴尔如同其他PC巨头一样,在过去的几年里业务出人意料的快速下滑。 然而戴尔却希望用“戴尔模式”一统移动设备市场,即过去戴尔电脑基于成本的考虑进行个性化的配制,在外观和体验上整齐划一,毫无个性的但却十分实惠的PC营销模式。但这一套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却正好背道而驰。老对手苹果巧合成为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PC时代的苹果,恰好是一个高度重视外观的公司,也因此,价格昂贵的苹果机难以适应刚刚平民化的PC市场,那时候的市场,需要戴尔,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模式整个逆向了,苹果依靠独具个性的外观和使用体验,加上千变万化的应用商城体系,成功实现了再次崛起,而戴尔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则被其实同样是PC市场主流消费者们所摒弃,换了一个网,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消费心理却巨变为个性化,毫无个性的戴尔面对太有个性的苹果之流,只能接连败阵。 “即使戴尔现在走个性化路线,在移动互联网上突进,也会很难。”马先生告诉笔者:“戴尔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于消费者的头脑中,戴尔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去年年初,它才会宣布在美国停售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随后戴尔更因为连续的失败而对外宣布,未来戴尔将不会继续研发智能手机,这意味着放弃Android平板电脑之后,戴尔又停止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开拓。” 我们有理由相信,戴尔已经放弃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冲击,马先生意味深长的指出:因此,需要重新确立方向的戴尔,在再次起跑前,必须要减少阻力,毕竟无论多优秀的战略家和战略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和绝对可预见的。戴尔禁不起折腾了。 正如戴尔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官方文件中称的那样,退市是戴尔考虑了一系列选项之后最好的抉择。在文件中,戴尔公司表示,在做出退市决定之前,戴尔考虑了一系列战略选项,戴尔还聘请了一个管理咨询团队,对这些战略选项进行评估。戴尔表示,经过一系列评估讨论之后,他们认为私有化退市是最好的方案。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