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还原一个真实的互联网隐私观

发布时间:2013-03-25 12:07:34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每年的央视3·15晚会都会在IT界掀起轩然大波,作为IT媒体,我们邀读者戴上“IT眼镜”再回眸一次APP和Cookie这些时髦话题,重新认识互联网隐私带来的喜忧苦乐。

3·15,一场声讨互联网的“盛宴”,将数据挖掘和精准营销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与之相关的易传媒、品友、网易等也成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就连Cookies这个存在了十余年的互联网鼻祖,也变成了“泄露隐私”的罪魁祸首。Cookies的英文原意是“甜甜圈”,这个看来充满善意的名字,如今正成为全民普及的互联网词汇。

使用Cookies隐私安全性更高

“Cookies技术并非窃取隐私的洪水猛兽,目前大部分邮箱、微博、电商网站购物等服务都是依赖Cookies这项基础网络技术进行的。”

Opera中国区总经理宋麟对《IT时报》记者表示,Cookies是用户在访问某个网站时,电脑提供给这个网站的一些简单信息,其中包含访问的时间、IP地址、用户名密码等。“即使不使用Cookies技术,被访问的网站也能轻易地对相关信息做出记录,相反使用Cookies的话,用户还可以通过浏览器等客户端进行删除,隐私安全性更高。”宋麟说道。

网页前端工程师黄明(化名)向记者介绍,比如人们在登录邮箱等时,网站会“记住登录状态”;而浏览过网络商城后,网络商城会将你感兴趣的商品列在首页,上述这些功能都是靠Cookies这个“网络标识”实现的。

另外值得注意一点的是,Cookies由创建网站独享,就像是网站在用户电脑上放了一个保险箱,每个网站只能打开各自的保险箱,却无法打开其他网站的。“不存在窃取隐私的问题。”黄明表示,有些网站自身也是广告商,从事精准广告投放。“比如Google、百度等广告服务商,也会根据自己用户账号的注册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再针对性投放广告。”

央视网广告位也可抓取Cookies

央视3·15晚会报道中指出,如网易等门户网站,允许第三方公司在其页面上加入代码,在后台收集用户Cookies,进而投放精准广告并获利,这也被认为是“私自窃取用户隐私”。

既然知名网站都已经参与其中,那央视网能“独善其身”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联系到了央视网(CNTV网站)广告销售的一位负责人后,她表示,可以通过在央视网投放广告,并在广告展示位置中添加代码,进而抓取浏览了该广告的用户Cookies信息,但“首页不能添加,只能在新闻、经济等二级频道上挂代码。”

根据这位广告销售负责人的说法,央视网的广告营销做法与网易等网站并没有本质区别。

事实上,这种加代码抓取Cookies,并非完全是央视所说的窃取隐私。在业内,这叫“第三方Cookies”,即互联网广告企业通过在向新浪、网易、搜狐这样的大型网站中投放广告,并在广告位、图片中获取相应的Cookies。

黄明表示,挂代码并不能证明网站在出售用户数据,不能简单地将挂代码和窃取隐私画等号,在正常情况下,广告商在挂代码后,只能抓取访问了该广告页面的用户Cookies,而无法直接获取网站本身的Cookies。“一旦广告商能获得网站的Cookies,就意味着用户数据的泄露,正规的网站和广告商都不会这么干。”

“第三方Cookies仅记录网站上的用户点击了哪些广告,看了哪些网页,并判断用户的消费习惯,是没法获得用户姓名、行业、手机号等详细信息的。”MediaCross云联网络CEO江兰对记者说道,目前国内外的广告营销行业,这种通过嵌入代码,获得第三方Cookies的做法其实相当普遍,“网页广告、视频播放器广告都利用了这种方法。”

Cookies获取个人信息均为模糊值

央视3·15晚会中提到,广告公司能够获知手机号、行业、年龄,这无法不让人担心,不少消费者在斥其为“人肉搜索”的同时,也急急忙忙地开始清理和禁用Cookies。

但作为此次事件的当事人,品友互动CEO黄晓南则对记者表示,基于Cookies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都是在匿名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第三方Cookies是没法看到用户的姓名、年龄等精准信息的,只看得到点击广告、浏览网页的行为过程,再针对这些浏览习惯,投其所好显示相匹配的广告,比如说有个Cookies特别喜欢点击化妆品广告,那么后台在分析后就为其显示跟女性相关的广告。”

“通过第三方Cookies,我们仅能预测一个模糊值,而绝不是行业、年龄、手机号等精准信息。” 黄晓南强调。

易传媒公关总监汪蕊也对记者表示,“用户浏览网页的习惯和偏好会有行为轨迹,易传媒在平台上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但无法知道任何用户账号、密码、年龄等信息。”

这种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广告投放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江兰表示,由于Cookies记录下了一套完整的用户行为,所以根据每个浏览习惯,会给用户打上各种不同的标签,“标签数据越多,分析会越准确。”

主流浏览器均可禁用Cookies

3·15晚会在针对利用Cookies侵犯个人隐私的报道中,援引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针对Google利用Cookies追踪用户上网的习惯,开出的一张2250万美元的罚单,并以此来证明国外对于Cookies侵犯个人隐私处罚已经开始,并称这是为日后的规范打下基础。

但事实上,此事早在去年11月份便已经有公开报道,并不是因为利用Cookies侵犯了用户隐私,真正原因是Google利用强制代码,绕开Safari浏览器的隐私设置,抓取了用户Cookies。互联网专家认为,FTC惩罚的是Google未经允许便获得用户Cookies的行为,而并非是针对Cookies侵犯隐私。

目前,浏览器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动DNT(禁止追踪)协议,像IE、FireFox、Opera等浏览器均支持屏蔽来自第三方Cookies的功能,甚至像IE10、FireFox浏览器一度默认为禁止第三方Cookies。宋麟表示,Cookies技术本身并不涉及侵犯用户隐私,是否侵犯隐私的关键在于这些被记录的信息是否被滥用或盗用,可以明确立法规范非法行为,而且“相关厂商在调用Cookies应该给予用户更多的提示和询问,让用户拥有知情权以及行使选择权的机会。”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商建刚则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用户的浏览记录应该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而且搜集用户信息时,网站必须有着非常清晰的隐私条款跟标识,“用户信息的适用范围、具体用途都应该提前告知用户,而且网站必须合理处理这些数据,不得将其进行售卖跟扩算。”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