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文娱初用兵:以“富养女儿”的心态做实业
|
TechWeb报道 11月1日消息,继昨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对外宣布文化娱乐版块最新布局之后,11月1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发出员工信,首次面向全体员工诠释他的“用兵方略”以及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行业终局判断。
俞永福文娱初用兵:以“富养女儿”的心态做实业 俞永福说,阿里巴巴在文化娱乐行业的“高起点创业”,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实业领域,亦是技术创造力、内容创造力和商业创造力的融合之地,三者缺一不可。 基于上诉认知,俞永福将未来阿里在文化娱乐行业上的“用兵方略”和业务拓展比喻为“养女儿”的过程----正如通常所说,“穷养儿,富养女”----此举意味着阿里巴巴将持续在这个行业投入资源、技术和人力,使阿里文娱集团在这个实业领域得以发展壮大,实现“由强至大,大者恒强”。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俞永福的诠释中,“做实业”的思路贯穿始终。 他说,今天在中国从事文化娱乐相关业务的公司很多,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并不认为这个产业可以是长期发展的“实业”,更多的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个风口,想在风来了的时候起飞,在风结束之前“平安”降落(变现)。 而这显然是这个行业当下最严肃的命题。 正如外界所知,在过去几年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成为新的“风口”,视频、影视等热门领域迎来了诸多的产业资本和产业机会,各种金融化、结构化交易工具的出现,以及市场资金的进入都在助推产业的继续升温,以至于有结论说现在文化娱乐产业已经成为大型产业集团的标准配置。 但正是因为风口的出现,这个行业也面临着“投机”思维的剧烈冲击。以多头参与、快速进入、快速变现为主思路的短线产业运营法正在挑战这个行业的基础规则。 而俞永福则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的整体布局将严格按照“做实业”的路线进行,这个创业之旅是一个比耐心,比能力和比决心的过程。 换而言之,未来的阿里文娱集团在业务类型、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将会极力强调在互联网思想、互联网技术和行业基础规则三者合力基础上,将文化娱乐产业做实、做透和做大、做强。 因而,在俞永福的首封文娱集团员工信中,他强调要“更坚决的板块专业协同”,真正实现“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 而在业务模式上,他强调要持续推进“2+X”的业务矩阵建设,即“UC和大优酷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加上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文学、阿里游戏等专业业务线”,实现多向驱动,协同发展。 永福公开信: 文娱创业:以“富养女儿”的心态做实业 各位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的同学: 我们文娱集团的创业之旅已经启航,在此快速跟大家分享几点: 第一,以实业心态养好“女儿”。 今天,在中国从事文化娱乐相关业务的公司很多,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并不认为这个产业可以是长期发展的“实业”。 更多的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个风口,想在风来了的时候起飞,在风结束之前“平安”降落(变现)。 跟他们不同,我们在文化娱乐产业的“高起点创业”,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实业领域,而不是投机。 从实业的角度看,我们必须认知这个领域的特征。这个领域是技术创造力、内容创造力和商业创造力的融合领域,三者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比决心,比耐心,比能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内容产业更像“养女儿(富养)”,由强至大,大者恒强。 第二,文化娱乐集团的成立就是为了更坚决的板块专业协同,真正的实现“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我们将持续推进“2+X”的业务矩阵建设,即“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各专业纵队”。 为此,我们进行几项组织架构调整: 1,成立大优酷事业群,杨伟东任总裁,阿里数娱事业部进入大优酷事业群; 2,成立新移动事业群,原移动事业群除高德以外的业务构成新移动事业群,何小鹏任总裁(高德集团继续专业发展,分管不变,继续由我直接acting) 3,大优酷事业群和移动事业群中后台拉通成中台矩阵(功能平台+专业组支持),目的是为减少低层次重复建设,释放专业资源更强力的支持前台业务发展; 4,成立业务平台发展小组:永福/伟东/小鹏整体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的策略和推进; 5,成立商业策略小组:顺炎/苏立整体负责媒体矩阵的商业策略和推进; 6,成立文娱集团公关小组,王帅acting(市场营销进入各业务线,涉及集团品牌和媒体事务等PR工作统筹到文娱集团公关团队) 借用老逍昨天送给我们的一句话——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共勉! 班长永福 2016年11月1日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