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余额宝“红与黑” 银行的绝地反击?
事实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货币基金,美国大名鼎鼎的第三方支付先驱PayPal在2011年货币基金清盘破产的时间并不久远。 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宝宝”、银行版“宝宝”出生,一旦市场逆转,风险发生,挤兑来临,该如何应对?监管部门又该谁来承担责任? 与美国的PayPal是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不同的是,中国的支付宝原则上由央行监管,诞生于2013年的余额宝脱胎于央行监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借道证监会监管的公募基金通道而出生,而投资主要投向银监会监管的银行协议存款等领域。 那么,余额宝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机构,谁来牵头,谁负责现场检查?货币基金监管思路应如何理顺? 目前看来,中国银行业协会、证监会已经开始调研吹风。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也曾强调,同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介质的金融业务没有创造出新的金融模式,在本质上跟银行的传统服务没有根本区别。金融服务的对象、工具、法律关系没有根本变化。 但耐人寻味的是,主管互联网金融的央行副行长刘士余的看法是,“宽容加需要时间来观察。”从央行的最新表态来看,宽容当然是不能突破“底线”:即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能非法集资。 如此看来,一条漫长的博弈之路还需时日才能见分晓。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