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移动支付痛点遭猛踩 互联网金融陷转化疑云
|
金融分析师陈凯歌认为,微信支付在客户数量和使用黏性上不能和支付宝钱包相比,但在客户发展的速度和传播上胜过支付宝,一个是广度上占优,一个是深度上占优。应用场景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下一个阶段的趋势,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如电商小贷、在线理财、支付、P2P、众筹、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货币等,都还是在传统互联网的框架内做互联网和金融的嫁接,而下一个阶段,就需要把这种嫁接场景化,融入日常生活。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在线下的市场争夺,以及平安壹支付的入场,都是为了把电子钱包融入日常生活,是账号虚拟化的表现。 在如何提升客户黏性上,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的路数有所不同。第三方支付通过不断嫁接新的场景来开疆辟土,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则选择连续推出高收益产品维持“眼球”关注度。易方达淘宝店在去年双十一期间上线聚盈A产品,3个月期间约定年化收益率6%,到期后近日再度开售,仍然保持6%的收益。珠江人寿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2期”一年期万能险产品,拟在2月14日元宵节发售,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据悉,该保险产品之所以能够实现7%的收益,会投资于一些高收益项目,包括基建项目。此外,支付宝与基金公司合作的特定期限的余额宝兄弟产品,据了解投资范围也包括非公募基金。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此前通过高收益产品,获得了很多客户,但是要想留住这些客户,就需要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产品,单纯的倒贴模式不可持续,权益类产品收益波动性太大,而复杂的设计形式或者可以成为一个出路。 而济安金信提出,该产品与余额宝的性质不同,不能无条件地随时变现,流动性较差,而且风险水平也高于余额宝。余额宝客户大多是资金数额较小的散户,对于流动性和便利性有较高要求,如果锁定一年不能随时支取且保本收益率不高的话,对于该类客户来说,吸引力较小。 对决混战并存 万亿移动支付硝烟四起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形式的演变,覆盖客户群将从屌丝扩展至“高富帅”,导致互联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复杂化,与银行的竞争从平面战转为立体战,如果以前还是通过货币基金来抢银行的活期存款,那么,接下来抢夺的可能就是中高端客户和未来的移动支付战场了。 微信刚刚通过抢红包的春节攻势占尽风头,支付宝就按捺不住强调自己的江湖大佬地位,随即公布“支付宝成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公司”。截至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这3亿用户在过去的一年使用支付宝完成125亿笔支付。其中超过1亿人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完成超过27.8亿笔的手机支付,总金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约1500亿美元)。而2013年,Square和Paypal的移动支付处理量总和只有约500亿美元。 暗示“我是老大”之后,阿里近日宣布全面收购高德,有意完成其移动端的布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步棋对于阿里未来实现移动支付与生活场景的有效整合至关重要。阿里表示,阿里集团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1美元的价格,对高德公司股票进行现金收购。交易完成后,高德将成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并融合进阿里生态体系基础上发展。由此所带来的业务及运营模式的创新,将会让中国互联网更精彩。 业内人士分析,高德除了在地图导航上拥有超过3亿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将成为阿里在移动端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阿里已投资丁丁地图、美团网、陌陌、快的打车和新浪微博等O2O相关产品,自己还有聚划算、口碑网、淘点点等本地生活服务产品,这些尚缺乏一个有效的整合点,而最合适的莫过于地图。阿里入股高德后,双十一线下促销,快的打车推广,高德地图均起到一定的效果。未来高德与上述的产品可以进行深度整合。尽管腾讯在移动端实力雄厚,但是商业模式仍需落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将成为各领域大佬们未来交锋的重要战场,就连小米也正式加入“扫街”行动。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达12197.4亿,同比增速707%。2013年三季度移动互联网支付份额中,支付宝以78.4%处于绝对优势,拉卡拉占11.5%,财付通仅占4.2%。艾瑞咨询认为,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线下将成为互联网巨头、收单机构、运营商、银行等多方竞争的核心战场。 微信支付壮大之后,在移动支付端,可能会形成一场对决和混战并存的局面,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相互厮杀,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拉卡拉以及新加盟的小米则小范围内各自为阵。平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火线加盟,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安付推出壹钱包,打造拥有社交、支付、金融增值等功能的移动支付平台。阿里的冠军宝座能否保住?涌起的各方支付势力是否会瓦解两大巨头的“垄断”地位?银行在活期存款保卫战之后是否会出击移动支付保卫战?一地悬疑。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