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购票后台:一票难求时 不少车还有大量空座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 你知道吗?平均每张火车票需要访问“12306”网站近千次才能预订成功。 你知道吗?千辛万苦“秒杀”到的火车票竟有43%无人支付流回票池。 你知道吗?很多车次一票难求的时候,不少车次还有大量空座。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联合“12306”网站、数托邦创意工作室,走进“12306”网站购票后台,首次用大数据解密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告诉你一张火车票背后的秘密。 【“秒”杀】 已知:84亿次——1月9日,“12306”网站和手机端的总访问量;24万次——1月9日,该网站的平均每秒点击量; 求得:晚点鼠标一秒钟,落后20多万次,你就“OUT”了。 结论:这是真正的“秒杀”! 微信朋友圈里有个传得很广的笑话:我们买的不是车票,而是彩票。 对于抢票速度和成功概率,人人都有小算盘。但大数据说,不那么精确的计算,如果按84亿次访问成功预订879万张票,每张票约需要956次访问才能得到,按此频率,鼠标点到手抽筋,那是必然的。 以1月9日为样本,因为这一天开售腊月二十八的火车票,是不少人除夕赶回家的最后机会。而每秒24万次的点击量,让“搏票”成了真正的“秒杀”。 数据显示,人们抢到的票有大概一半是当天放出来的新票。北京乘客周旋就是抢这些“新放出来的票”中的一员,对抢票的难度,她深有体会。9日一早,在她摩拳擦掌要抢一张10时放票的K263次北京至包头的硬卧时,不幸进入漫长的页面“加载”,10:05,所有车票已抢购一空。 根据“12306”给出的数据,9日,人均网购车票排队等待不超过20秒,高峰时也能控制在5分钟以内。碰上“黑色5分钟”的周旋“挥泪剁手”买了飞机票。 对此,“12306”的专家解释说:平均时长未必能完全说明问题,难免与用户感受存在差异。 回答有道理。周旋也明白,鉴于运力不足和需求激增这个死结,春运火车“一票难求”暂时难有改观,而短期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交通运输,是世界性难题。 要温度?最起码,网售车票能免去寒夜排队之苦。 要速度?还得再等等。毕竟“12306”还在连滚带爬地成长:今年春运售票,开门就迎来3000万的日最高登录量,日最高余票查询66亿次,日均销售300万张票以上,单日最高销售501万张票,所有数字都在激增! 心有不甘的周旋在微信朋友圈吐槽,引来两条有趣的回复: 一个朋友说:“车票不够只能排队或秒杀,秒杀至少来得痛快点,难道不是吗?” 另一个朋友说:“如果‘12306’的技术真的改进了,每个人都能秒杀了,你秒杀得过黄牛吗?” 【黄牛】 已知:9日,“12306”网站预订数879万张,实际售出501万张票。 求得:(879-501)÷879≈43%,有43%被顺利“抢”到的票没有支付,又转回到票池中。 结论:一票难求时,为何有近一半的人,放弃了到手的“胜利果实”?他们究竟是谁呢?是黄牛吗? 43%的票没支付,难道是系统太弱、支付等待时间过长? 数据否定了这一说法:在已付款的票中,高达58.1%的在4分钟内就支付了,相当于听一首歌的时长,而在10分钟之内支付的人达81.7%。 要么就是大量预订成功的人又改了主意? 可另一个衡量旅客出行选择改变的数据却没这么高——9日当天,退改票数占售出票的比率仅为13.5%。而去年退改票最高的1月28日,退改票110万张票,占当日售出票数的14.8%。 似乎只剩下一个答案:刷票软件和黄牛的存在。 虽然现有的数据暂时还无法推知,这43%之中,各种黄牛和刷票抢票软件“贡献”了多少,又有多少是“秒”到后放弃。但当看到号称实名售票的“12306”也卖给名为“樱桃小丸子”和“东方不败”的用户,小伙伴们还是惊呆了。 难怪余票再多,都像浮云飘过。 黄牛们先破解了犹如抽象画的验证码,又伪造身份信息一分钟刷走几千张票,俨然成了黑客。被网民讽刺为“逢节必瘫”的“12306”,“疑难杂症”又多了一条。 “12306”表示,如果通过提高购票门槛来阻挡黄牛,那也会同时加大普通人购票的难度。这话没错。“12306”同时表示,身份认证联网正在调试,很快就可以上线运行,将来伪造身份购票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其实,给出解决春运“一票难求”的时间表,既超出铁路部门能力,也不一定在人们预期之中。人们真正期待的,是逐步透明的票务机制,是越来越人性化的购票体验。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