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住手!不要让专利制度扼杀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28 10:48:4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我们需要的专利制度能够真正保护创业者、创新者的武器,让他们的权利能够得到真正的保护,而不只是沦为法律的牺牲品、成为专利制度的垫脚石。保护和鼓励创新,让创新变得

1

设计专利制度的初衷本来是为了保护创新者的权利,促进创新。

但是,我们现在却发现,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已经悖离了其最初的目的,它成为专利流氓利用专利规则的漏洞讹诈他人赚得盆满钵溢的工具,成为大公司压榨创业者维持自身优势的手段,更成为微软、苹果以及 Google 这样的大公司相互之间挟制的武器——专利诉讼官司越来越多,专利战争的战火越烧越烈,但是,它真正能够给予创新者的保护和鼓励却在这个过程中此消彼长。

包括专利申请、专利诉讼在内的整个专利制度正逐渐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法网,中小创新者稍进一步,便有可能发现他们已经跨进了别人的雷池,如果他们的产品服务在市场上获得青睐,市场上既存的巨头也可能以专利为武器对其进行打压。

而一旦陷入专利诉讼中,这些创业者、创新者便会发现他们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耗时耗力的专利往往让他们分身乏术穷于应付,即使胜诉也会发现他们落后于市场,而财大气粗的巨头们则可以合理地利用这样的规则用法律的手段来逼迫这些创新者认输。

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也是无奈的现状。

严密的体系和规则既能让专利持有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的保护,但同时也使得它成为一个遍布陷阱的体制黑洞。统计表明,专利诉讼的费用已经从2005年的70亿美元涨至2011年的290亿美元,在2012年,有60%以上的专利诉讼都是由以「专利主张实体」(Patent Assertion Entities,PAEs)为典型的专利流氓提起的。

在资金、团队和资源方面,大公司无疑拥有比创业者更加明显的优势,如Google、IBM 及微软也证明了大公司在创新方面也能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是,整个行业并不能仅仅靠着几家数量有限的有能力的大公司来推动技术的革新、思想的变革,整个社会也不可能靠着他们就能获得发展和进步。

当这些巨头实现垄断,当他们靠着垄断优势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丰厚回报,当市场上已经没有任何能够对他们造成威胁的竞争对手,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还能保持多久,他们的创新热情还能保持多少呢?

初出茅庐的微软借助 IBM 创造了新的个人电脑时代,车库诞生的 Google 完成了对 Yahoo 的反戈一击引领了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徘徊谷底的苹果借助 iPod 完成了对索尼 walkman 的颠覆,Android 是 Andy Rubin 构想设计的,Facebook 是扎克伯格在大学宿舍玩出来的,Twitter 最初只是多西纸上的蓝图而已。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改变世界的创新往往来自于那些中小创业者、创新者,往往是那些小人物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而现在专利制度对这些创业者、创新者的桎梏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已经阻碍了创新的深入和发展,不断升级的专利战争所带来的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在创新之前,人们首先要考虑是否会因此承担相关的法律风险,最终使得创新的权力和收益全都集中到那些巨头手中。

这不是一个开放、民主创新的互联网时代应该出现的局面。

没人否认专利制度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我们现在同样也无法否认,它现在有可能更多维护的是那些巨头的权利而非中小创业者的权益,进一步地,它可能推迟甚至谋杀了那些在未来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新和创意。

我们需要去改进这项制度,让它发挥最初设想的作用,让它真正促进鼓励创新,让它真正保护那些创新者、创业者的权益,让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流,让专利流氓尽可能少地去干扰那些创业者和创新者,规范大公司之间的专利争端,避免无谓的专利战争,让专利制度真正回归它的本质。

这必然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但是这样的过程却又是符合并且必然成为未来现实的,因为这就是开放、民主和创新的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必然会推动专利制度的不断演进。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既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危险和窘境,但同时还存有希望。而这也正是我们依旧相信、不断改进专利制度的根本原因。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