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其他国家怎样向“微信”收费!
要说最近最热门的话题,那恐怕非微信与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今天笔者去餐馆吃饭,还看到一个牙齿缝里塞着韭菜叶的大肚子中年男人在拍桌子:“凭啥要我上个微信都收费?我就不服!” 其实吧,如何向微信类的APP收费是令其他国家运营商们也头疼的问题。不过,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笔者试图将所有公开的国家地区做法收集整理,以给工信部、运营商以及各位牙缝里塞着韭菜叶的君们作参考。 美国:不跟用户收费 当然打Skype要花钱 在美国,人们主要使用的类微信工具为WhatsApp、Skype、iMessage等软件。 其中用户使用上述软件都是无须再向电信运营商缴费的,Skype、iMessage软件下载免费,WhatsApp下载使用首年免费。 在美国使用Skype拨打固话和移动电话是收费的,Skype公司更多是承担着虚拟运营商的角色,用户通过Skype通话的费用直接支付给Skype公司,而并不是交给当地的运营商。当然,Skype运营者对运营商的博弈取得一定的效果。2010年3月,美国运营商Verizon放行Skype互联网电话,数据套餐用户可直接使用Skype。 日本:不向用户收费 运营商推不限流量套餐 日本的微信是Line,该产品在日本本土注册用户仅4500万。 用户使用Line无须向运营商和Line缴费,当然,假若你使用增值服务,比如表情,那你是需要自己买单的。 当然,除了Line之外,AppsPush、FacebookMessage、TwitterDM等大量“永远在线”的实时推送服务也占据了运营商大笔的资源。但日本的运营商比较狠,直接推出了不限流量的包月套餐,也不向Line等公司再收费。 韩国:运营商再发牢骚也得免费 韩国版的微信是KakaoTalk,跟微信基本没区别——在韩国55%的智能手机当中,KakaoTalk的用户普及率达到95%。 尽管KakaoTalk用户每天发送的信息量是韩国三大运营商的3倍,运营商也抱怨连连,不过KakaoTalk依然对用户免费,运营商也不向KakaoTalk收取额外收费。 沙特:现在免费 未来可能禁止服务 目前,在沙特,Skype、Viber和WhatsApp等微信工具全部实施免费政策。不过,免费的午餐可能持续不了多久了。沙特阿拉伯政府表示,如果Skype、Viber和WhatsApp等OTT服务运营商不接受政府的监控,将被禁止提供服务。 沙特的邻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Skype、Viber已被禁止,但WhatsApp仍可使用。 德国:部分运营商收即时通话套餐费 在德国,与“微信”类似的软件是WhatsApp、Skype等,软件下载和基础发送文字、图片或声音消息都是免费的,但是,部分运营商对于使用该类软件中的即时通话(类似“微信”实时对讲、视频聊天)功能则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收费套餐。 欧洲其他国家:基本对用户免费 也推“飞信” 和中国移动飞信、电信翼聊一样,应对“微信们”的冲击,欧洲运营商使出了各种招数。 2012年2月,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沃达丰(Vodafone)、法国Orange、意大利电信及德国电信在内的欧洲五大电信巨头,联合推出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Joyn”,以此,正式向以Blackberry Messaging及WhatsApp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宣战。 香港:不向用户收使用费 推8块钱不限流量的微信套餐 用户下载使用微信基础服务免费。 香港运营商电讯盈科PCCW mobile与腾讯达成合作,自2013年2月1日起,PCCW用户只要每月支付8港币的费用,就能够享受微信数据组合优惠包——不限制流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传送都不受限制。 总结:1,各国用户下载使用“微信”基本服务都不交费,也不用向运营商交费。当然,你的流量超过自己购买的额度了,那是得交钱的。 2,各国运营商也很少向“微信”企业们再收费用。 3,一些国家运营商选择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用户可以花很少的钱随便使用“微信”。 作者:毛启盈 林丰蕾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