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1举报中心不良APP举报分析报告(2016年9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6月28日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针对用户个人信息及合法权益保护明确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12321举报中心今后将重点关注APP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方面是否做到这三项原则,在APP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减少APP对用户隐私权益的侵害。 近期,12321举报中心收到关于部分APP泄露个人信息的举报,以理财类APP居多。根据网民举报描述,自从安装并注册某款炒股软件之后,常常接到金融理财类骚扰电话,怀疑该APP泄露其个人信息。虽然目前从代码层面还没有发现足够证据证明这些APP泄露个人信息,但是,这类现象是12321举报中心接下来的关注重点。 3 不良APP下架情况 3.1 被下架APP总体情况 2016年9月,共有303款APP受到了12321举报中心和应用商店的联动下架处置。如图5所示,被下架APP数量环比下降36.3%。在303款具有危害风险的APP中,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的APP有254款,其中,具有恶意行为的APP有170款,具有恶意广告行为的APP有74款;存在信息安全问题的APP有49款,其中,具有色情问题的APP有14款,具有其他问题的APP有35款。(因存在多种不良行为共存情况,故统计数据量有重合) 图5被下架APP总体情况 备注: 危害风险含: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 恶意行为含:恶意扣费、隐私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 恶意广告行为含:私自获取手机号、私自获取用户位置、私自获取安装软件、私自获取通讯录、私自加载可执行文件、私自启动服务、私自获取IMEI、私自读取用户账户、私自自启动、私自唤醒手机屏幕 3.2 被下架APP危害情况 从被下架APP的恶意行为来看:如图6所示,9月份存在恶意行为的170款被下架APP中,66.5%的APP存在“恶意扣费”情况,28.2%的APP存在“流氓行为”,7.6%的APP存在“隐私窃取”情况,60.0%的APP存在“资费消耗”情况,2.9%的APP存在“恶意传播”情况,0.6%的APP存在“诱骗欺诈”情况,18.8%的APP存在“系统破坏”情况。 图6被下架APP恶意行为 从被下架APP的广告平台植入情况来看:9月份,有74款被下架APP植入了广告平台,共植入不同广告平台171个,因为植入广告平台下架的APP中,平均每款植入的广告平台为2.31个,最多的一款APP植入了16个不同的广告平台;有植入广告平台的APP中,植入比例较高广告平台如图7所示。 图7被下架APP植入广告平台 从被下架APP的恶意广告行为来看:9月份,74款因为植入了广告平台下架的APP,不同程度的存在恶意广告行为。如图8所示,在植入广告平台的APP中,1.4%的APP存在“私自自启动”的情况,4.1%的APP存在“私自启动服务”的情况,8.1%的APP存在“私自唤醒手机屏幕”的情况,13.5%的APP存在“私自获取手机号”的情况,95.9%的APP存在“私自获取用户位置”的情况,4.1%的APP存在“私自获取通讯录”的情况,21.6%的APP存在“私自获取IMEI”的情况,8.1%的APP存在“私自获取安装软件”的情况,12.2%的APP存在“私自加载可执行文件”的情况,2.7%的APP存在“私自读取用户账户” 的情况。 图 8被下架APP恶意广告行为 所谓恶意广告,是指应用程序开发者利用广告插件收集用户地理位置、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特征去投放更加精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广告。广告插件问题造成的用户隐私泄露后果更加严重,其收集的用户生活习惯、用户经常活动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损害用户的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3.3 9月份不良APP名单 为了更好的打击不良APP,净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保障网民权益,12321举报中心在加大对不良APP处置力度的同时,也对网友举报和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不良APP进行公开曝光。 2016年9月曝光的11款不良APP均涉及色情问题。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介绍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内容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 一、工作职责: (1) 接收社会各界关于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的举报; (2) 对举报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统计和分析,并报送有关政府部门; (3) 监督基础运营商等相关电信企业的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用户投诉举报受理工作; (4) 协助有关政府部门依法查处被举报的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 (5) 统计、公布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的处理结果; (6) 工信部委托交办的其他事项。 举报方式 1、手机APP:http://jbzs.12321.cn(目前仅支持安卓手机) 2、通过手机QQ或支付宝城市服务页面上的“网络不良信息举报”按钮; 3、网站:www.12321.cn; 广告(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