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吸尘器参差不齐 教你如何3招选定扫地机器人
Proscenic 902 便拆卸式设计边刷 如果光扫,那垃圾去哪儿呢,别忘了扫地机器人本名是智能吸尘器,其底部中央附近就是清扫系统第二道组成部分-吸尘口的常见位置了。 一般吸尘口上安装有1至2个滚刷,滚刷向内旋转,配合内置吸尘器的气流,可将经过底面和边刷扫来的垃圾吸入后方的集尘盒内。 Proscenic 902 升降V刷中刷 当然也有在吸尘口上采用不安装滚刷设计的,如益节X500、小狗V-M600、飞利浦FC8800畅由星、泰怡凯TCR03A-FR等,这些产品都对外宣称超薄外形、无毛发缠绕问题等。但如此设计却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扫地机器人从基本原理上可看做吸尘器,但结构设计和供电方式的不同,导致其肯定无法像传统吸尘器一样动辄产生1000W以上的强大吸力。 如果没有滚刷负责卷起体积稍大的垃圾送入吸尘口,而只通过小功率的吸尘器独自工作,虽说却没有毛发缠绕的问题了,那又如何保证清扫效果呢?感情这几款产品的意思是说,不缠绕,因为压根就不扫,所以不缠绕。 再且说一般采用安装滚刷设计的扫地机器人,都具备可拆卸滚刷设计以便清洁,如iRobot公司的产品,在滚刷轴承外缘处还设计有护套,这样就更好的防止了灰尘进入、毛发缠绕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吸尘口内部,大多数产品还会安装1至2个光学感应器,其用于吸入的垃圾量,如数量突然增加的话,就代表所经过的区域特别脏乱,这时扫地机器人就会重复清扫该区域直至干净。而在吸尘口的后方就是清扫系统的最后一道组成部分-集尘盒和吸尘电机,大多数扫地机器人采用的是可拆卸集尘盒+内置固定吸尘电机设计。独立式集尘盒一般都设计有过滤网,其能有效过滤并锁住吸入的细微垃圾,防止其进入吸尘电机内造成损坏。 浅析如何选购扫地机器人-感应&导航系统 上章在吸尘口介绍部分,小编曾经介绍过用于判断垃圾数量的感应器,其实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产品除此之外,还或多或少的搭载了其它类型的感应器。 几乎所有产品都具备的跌落感应器,一般布置4对探头在扫地机器人底部四周边缘,其能够探测出超过12cm的落差,这样当清扫工作遇到台阶等环境时,便能让扫地机器人及时知晓并转向,从而有效避免跌落造成损坏。 而在某些厂商的产品上,如iRobot全系列、福玛特大部分型号上,都会发现机身前部被一圈深色带状透明物包裹,这就是扫地机器人的障碍感应器。障碍感应器的主要作用是感知扫地机器人前方的障碍物,实现提前减缓机身行进速度,从而降低碰撞力度以达到保护机体和被撞障碍物不受损坏。目前大部分国产障碍感应器主要采用的是红外感应技术,其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红外感应技术也并非没有缺点,当红外光波照射到诸如鱼缸、玻璃门等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其将直接穿过而不产生任何回波,这样扫地机器人就无法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于是也就无法做出减速的工作了。 也有少部分高端厂商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如台湾Proscenic 902系列、夏普Cocorobo RX系列都采用了仿生超声波障碍感应器,能有效避免出现类似红外障碍感应器的缺点,超声波仿生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工作可靠性高,技术成熟,无明显缺陷的优点。 扫地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实现智能化清扫,主要在于它们拥有行走系统,而目前主流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iRobot公司率先使用的随机碰撞式系统,而另一种则是以Proscenic公司902全系列产品为代表使用的路径规划式系统。 国内市场上正式销售的产品中采用路径规划式系统的较少,主要只有Proscenic902,Proscenic nono Proscenic 902Sukura樱花和LG公司的Roboking系列。 以Proscenic902S扫地机器人为例,在第五代扫地机的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由原来的业界普遍采用的iAdapt人工智能技术和Proscenic独有的仿生超声波技术的基础上升级为为仿生超声波+光感传输技术。仿生超声波和光感传输技术是Proscenic的核心竞争力。它能使PR0-902S适应不同的家居环境,有效的收集地面和家居布局信息。以每秒120次的速度计算周边环境,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存储记忆,规划处一个最佳的清扫方案。PRO-902S系列能根据每一个家庭的户型、家居摆设和地面环境做出最合理的清扫决定,并对每一处地面实现3遍以上的清扫,实现最高效率、最大覆盖面的清扫。 而采用随机碰撞式导航系统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其大都在机身前部设计有缓冲碰撞板,碰撞板内置缓冲弹簧,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位移,在运行中碰到障碍物时,能迅速后退并转向,从而以新的行进路径进行打扫。 随机碰撞式导航系统具备的优点有成本较低、对清扫环境的要求低(如室内光线等要求——针对红外侦测技术)、可靠性较高等,但同时也有着清扫效率相对较低、清扫效果和覆盖率较为随机、对脱困能力要求较高等缺点。 以iRobot Roomba系列扫地机器人为例,它采用的是iRobot自主研发的iAdapt专利智能化随机碰撞寻路算法,对清扫环境没有任何要求,没有明显的算法BUG且工作非常稳定。但是iRobot Roomba的清扫效率相比采用路径规划寻路系统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清扫效率相对较低,每小时的最大清扫面积为50-70平米不等,而清扫区域的遗漏也会时有发生。而部分国产采用随机碰撞寻路系统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清扫覆盖率更低且很容易卡死。 总结:清洁家电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打理自己的生活环境,家用扫地机器人的出现也契合了某些消费者“偷懒”的需求,但但是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扫地机器人测评网(www.wweya.com)小编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其不可能完全代替人工打扫卫生,机器人对房间的灰尘和毛发的清扫效果比较理想,如果家里每天都要打扫灰尘的话,有台机器人会大大地省心省力,因此,扫地机器人定位于清洁卫生保持工具。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