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提示:警惕二维码成钓鱼网站传播新途径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商家二维码推广力度的加大,如今消费者拿起手机轻轻“一扫”,就可能得到促销打折的优惠和便利。不过专家提醒,二维码正成为钓鱼网站传播的新途径,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如今,许多热门的手机应用都具备二维码“扫一扫”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扫码工具都不具备验证网站真实身份的功能,给不法分子借助二维码传播钓鱼网站留下了可乘之机。记者从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获悉,截至10月25日,该联盟当月已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6724个。值得一提的是,不法分子传播钓鱼网站有向更具隐蔽性的二维码平台进行转移的动向。 与传统钓鱼网站手法相比,不法分子借助二维码传播钓鱼网站更易得手,主要原因一是“更具隐蔽性”。即使是不同正规网站或应用之间的二维码,由于外观差别细小,普通用户很难区别,而当钓鱼网站披上二维码“外衣”,陷阱就更具隐蔽性;二是“更具欺骗性”。由于当前主流二维码扫描工具都不具备验证网址或网站真实身份的功能,手机用户扫描后,有可能会直接进入钓鱼网站,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骗局;三是“更具传播性”。外包装、广告牌、宣传页、网站或小广告都可以成为商家或不法分子推广二维码的平台,这也让此类钓鱼网站骗术更具传播性。 该联盟秘书处相关负责人建议,首先,广大二维码生成平台和扫码工具可引入“可信网站”验证,及时拦截不法网站或方便网民核验。“可信网站”验证是由中网(knet.cn)推出的第三方网站真实身份验证服务,它通过对域名、网站、工商登记或组织机构信息进行严格交互审核来验证网站真实身份。其次,广大手机用户要强化安全意识,不要“见码就扫”,避免落入钓鱼网站陷阱。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