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豹:以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抢占市场
日前,搜狗CEO王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手机搜索是个大坑,搜狗现在没有更多精力去考虑这些,过几年等无线搜索服务成熟了,再看有没有必要做。一时间,大家似乎对移动搜索疑云重重,移动搜索该不该进入,市场如何?该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儒豹科技——一家低调的移动搜索公司。 与搜狗还没有进入移动端不一样,儒豹专注移动搜索已经七个年头,并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第四代个性化手机搜索引擎PopRank,是国内最早进行移动搜索研发的企业之一。儒豹创始人韩松是留美博士,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曾在雅虎美国工作,创业前拥有十多年的搜索研发经验——这也似乎决定了儒豹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型公司。 众所周知,在PC时代互联网有三大主流商业模式:广告、游戏、电子商务。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三个模式是否依然行得通。 王小川说,在PC上,搜索基本等于通用搜索,也基本等于网页搜索。但移动搜索不一样,垂直搜索会占很大的份额;输入形态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输入,会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手机搜索行业的资深专家,韩松显然明白用户对移动端搜索的需求差异。 在去年发布的福布斯中国移动互联网30强榜单评选中,《福布斯》这样描述到:“儒豹的创始人韩松在硅谷工作多年,创业前从事过十几年的机器人研究,这体现在儒豹身上就是该公司一直强调自己的技术领先性,比如对HTML5的支持,推出自己的浏览器等。在产品设计上该公司突出自己的垂直搜索,共划分20多个频道,这一点使它和宜搜不同。目前它的收入也和宜搜一样主要来自广告,其频道布局模式可望使其从用户的应用中受益,比如电子商务。” 百度,儒豹和宜搜一起,被媒体称作移动搜索市场的三分天下。和儒豹一样,宜搜也是中国主流的手机搜索厂商之一,号称“手机上的百度”,以至于宜搜的产品和推广思路也基本上走的就是当年的百度路线。可以说,儒豹和宜搜,既是同行亦是竞争对手,但两者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儒豹创始人韩松博士对毛泽东思想颇有研究,从创立儒豹的第一天,儒豹旗下产品线就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用户体验,洞察客户需求——随着3G的崛起,有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表面上很风光,但失败的比例却很高。 儒豹,可以说是中国移动搜索的开拓者。儒豹搜索(http://roboo.com)于2006年上线,比百度正式进入移动端早了3年。儒豹手机搜索一直有着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理念,而体现在产品上,儒豹推出了“以人为本”的第四代个性化搜索引擎,20多个垂直搜索频道也是儒豹搜索的一大亮点。 韩松告诉我们:“对用户和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不是看你的技术有多炫。移动互联网带给创业者很多机会,但需要“接地气”一些,客户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建个网站,做个APP,而需要真正为客户考虑,提供客户以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打通,这样你的产品就会商机无限”。 广告,显然依然是移动端的主要收入来源。对广告主来说,为什么要做广告?很明显,广告的目的在于提升产品本身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实现和客户及用户的有效沟通,同时辅助渠道开拓和人员销售。 手机端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广告的定向能力,精准投放,媒体的受众的数量、结构、接触频次等方面,最重要的是,广告主最关心的营销成本。 韩松告诉我们,儒豹拥有超过五万多家客户,90%以上是中小微企业,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儒豹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上下足了功夫。 尽管是专业的移动搜索服务商,但儒豹所做的显然不止于此。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手机上网需求,儒豹先后推出视频、小说、音乐、游戏、公交等20多个垂直频道,儒豹搜索、儒豹新闻、3G浏览器等多个客户端,全方位打造个性化的搜索平台。 韩松讲到,移动端跟PC最大的不同点是屏幕比较小,而且场景关联性非常强,所以信息的相关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希望在移动端上收到的信息都是非常相关的,是不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跟兴趣爱好相关就很重要。所以,个性化平台是儒豹长期发展的一个方向。 对于客户的推广需求,儒豹专注于差异化的市场策略。韩松表示,中国有四千万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客户百度占1%、阿里巴巴2%,之外98-99%是空白的蓝海。儒豹从个人娱乐切入,又引入了生活信息,现在开始发力企业移动商务。这是儒豹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手抓免费个人用户,一手服务中小微企业客户,是儒豹的经营模式。 面对蓬勃发展的智能手机市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突破10亿,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韩松笑道,去年我们的全年销售额超过了2个亿,今年预计能达到3个亿。接下来两三年我们有信心做到20个亿,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