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之posix 线程(一)
pthread 系列函数 和 简单多线程服务器端程序
一、posix 线程概述 我们知道,进程在各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运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需要用进程间通信机制,有些情况需要在一个进程中同时执行多个控制流程,这时候线程就派上了用场,比如实现一个图形界面的下载软件,一方面需要和用户交互,等待和处理用户的鼠标键盘事件,另一方面又需要同时下载多个文件,等待和处理从多个网络主机发来的数据,这些任务都需要一个“等待-处理”的循环,可以用多线程实现,一个线程专门负责与用户交互,另外几个线程每个线程负责和一个网络主机通信。 以前我们讲过,main函数和信号处理函数是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多个控制流程,多线程也是如此,但是比信号处理函数更加灵活,信号处理函数的控制流程只是在信号递达时产生,在处理完信号之后就结束,而多线程的控制流程可以长期并存,操作系统会在各线程之间调度和切换,就像在多个进程之间调度和切换一样。由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因此TextSegment、Data Segment都是共享的,如果定义一个函数,在各线程中都可以调用,如果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在各线程中都可以访问到,除此之外,各线程还共享以下进程资源和环境: 文件描述符表 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SIG_IGN、SIG_DFL或者自定义的信号处理函数) 当前工作目录用户id和组id
但有些资源是每个线程各有一份的: 线程id 上下文,包括各种寄存器的值、程序计数器和栈指针 栈空间 errno变量 信号屏蔽字 调度优先级
我们将要学习的线程库函数是由POSIX标准定义的,称为POSIX thread或者pthread。在Linux上线程函数位于libpthread共享库中,因此在编译时要加上-lpthread选项。 二、pthread 系列函数 (一) 功能: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原型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arg); 参数 thread:返回线程ID attr:设置线程的属性,attr为NULL表示使用默认属性 start_routine:是个函数地址,线程启动后要执行的函数 arg:传给线程启动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错误检查: 以前学过的系统函数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而错误号保存在全局变量errno中,而pthread库的函数都是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号,虽然每个线程也都有一个errno,但这是为了兼容其它函数接口而提供的,pthread库本身并不使用它,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码更加清晰。由于pthread_create的错误码不保存在errno中,因此不能直接用perror(3)打印错误信息,可以先用strerror(3)把错误码转换成错误信息再打印。 (二) 功能:线程终止 原型void pthread_exit(void *value_ptr); 参数 value_ptr:value_ptr不要指向一个局部变量,因为当其它线程得到这个返回指针时线程函数已经退出了。 返回值:无返回值,跟进程一样,线程结束的时候无法返回到它的调用者(自身) 如果需要只终止某个线程而不终止整个进程,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从线程函数return。这种方法对主线程不适用,从main函数return相当于调用exit,而如果任意一个线程调用了exit或_exit,则整个进程的所有线程都终止。 2、一个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cancel 终止同一进程中的另一个线程。 3、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exit终止自己。 (三) 功能:等待线程结束 原型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value_ptr); 参数 thread:线程ID value_ptr:它指向一个指针,后者指向线程的返回值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当pthread_create 中的 start_routine返回时,这个线程就退出了,其它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得到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似于父进程调用wait(2)得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