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reiserfs文件系统损坏后的数据恢复过程记录
[数据恢复故障描述]
一台IBM X3850服务器,由4块146G SAS硬盘组成 RAID5作为存储介质,操作系统为SUSE LINUX,文件系统全部是reiserfs。 分析后得知:之前的硬盘数据组织结构为: 一个不到100M的boot分区, 后接一个271G的LVM卷,之后是2G的swap分区。LVM卷中直接划分了一个reiserfs 文件系统,作为根分区。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系统未知原因瘫痪。 重装系统后,整个RAID逻辑卷变成了前面2G的boot与swap分区,后接 271G的LVM卷,LVM卷中文件系统位置有个空的reiserfs超级块。 要求恢 复原来271G中文件系统里的所有用户数据,数据分别是MYSQL数据库、PGSQL数据 库、网站程序与网页、单位OA系统里的所有办公文档。 [数据恢复分析] 1、通过对全盘reiserfs树节点之间的关联,确定了原来的reiserfs分区 位置,以此断定,原来存储数据的文件系统前2G被覆盖。 2、应该是用户 在安装系统时错误地初始化了分区结构,之后装好系统后,发现无法导入LVM卷 ,曾做过reiserfsck试图修复。 3、因reiserfs文件系统对文件系统里所 有的文件(含目录)线性化后,再以文件key生成B+树,树不断增加节点,会导致 树的结构整体拉展后向整个磁盘的数据区做平滑迁移,这样,顶级节点通常不会 放在文件系统的最前面。因根目录的文件KEY号通常是最小的,所以,从空间上 看,前2G中存储最多的应该是从根起始路径最近的key节点,这样,用户数据因 目录层次较深,节点存在的可能性很高。 4、前2G覆盖的数据无法恢复, 只能希望不要恰好覆盖用户数据。 5、因文件系统前面对整个树的索引全 丢失,加上reiserfs的树概念设计得很抽象,重搭建树会很困难。 [数据 恢复过程] 1、通过自主程序在整个原文件系统区域进行key节点扫描,将 所有节点导出。 2、通过自主程序对所有叶节点重新排序、过滤(去掉之 前删除文件丢弃的节点),重新生成二级、三级、四级等叶节点。选择分区前面 2G空间做为新树的结构区(反正这部分数据是没用的了,重装系统已经装得满满 的),并生成对应地址信息。应对目录命名问题,如遇到原树路径某节点丢失的 情况,对其用自定义的key节点编号命名,如无法确定其父目录,暂加 入/otherfiles下。 3、根据上面对,生成树索引信息,写入特定位置, 再根据这些信息,生成超级块,设置clear标志。 4、在suse虚拟机下, 创建快照,挂载修复好的卷,已经可以看到文件了。(注:虚拟机与快照的目的 为了操作可加溯,同时因bitmap等元数据不影响数据,未做修正,故挂载前不可 做reiserfsck)。 5、在修复用的suse虚拟机下,挂载用于copy数据的目 标硬盘,mkfs后将所有数据cp到目标盘。 6、用户通过find命令整理所需 数据,修正部分目录文件位置与名称。 7、部分丢失的散文件,按大小与 文件头标志查找,找到后移动及重命名。 [数据恢复结果] 1、所 幸重要数据100%恢复成功。 2、树的不直观性加上程序的调试,使得整个 恢复工作历时3天之久,在繁乱的信息树中跟来跟去,真是烦人得很,幸好撑下 来了。 [随笔] 繁锁的数据恢复分析工作真不是人干的。 。。。 应该让机器干 ^_^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