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年度精选 App 创始人:这样注册才不烦人
|
用户为了获得使用权,必须完成以上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者获得了足够多的用户资料,通过批准权对用户人群进行了筛选;而对于用户来说,完成这么困难的「申请」会产生「付出感」,将有利于其对产品及其使用权利的珍惜,进而触发「特权」的感受。 因此,申请制/邀请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饥饿式筛选造成产品的稀缺感、提升产品的价值感、同时激发用户的付出感、特权感。 在产品冷启动或者内测阶段很有意义。例如二次元产品 bilibili、早期的知乎社区、以及最近的微信「小程序」功能,分别采取的就是申请制和邀请制注册。
bilibili 要求用户必须回答 100 道题目后,才能使用产品 图源-截屏 3. 未来的身份验证趋势无论是注册,还是登录,都是为了解决「身份验证」问题。而在未来,身份验证也许不再需要,我按自己的推测,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 1:超级寡头通过收购与联盟,将第三方验证制定为标准化登录方式 目前的微信、Facebook 都早已是这样的趋势了,还包括了风行互联网多年的 OpenID 等第三方验证联盟。
直接以第三方账号登录 阶段 2:产品身份验证与底层系统身份验证合一 比如 iOS 、macOS、Android、Chrome OS、Windows 各平台都有自己的身份系统,开发者在选择开发平台时,等同于默认使用该平台系统身份证验证,这样很可能不再需要独立的注册系统。(有创业经历的朋友可以类比一下国家在工商注册领域的多证合一,一码共用) 阶段 3:与生物特征结合的验证方式 传感设备的进化、用户对效率的要求提高(或说更懒)、验证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国家机器对安全和审核的需求……等多种客观原因加快了生物特征识别时代的来临。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不仅更安全,而且更高效。 也许,免于验证,才是解决验证的终极方法。不过,在那个时代来临之前,我们在「注册」这件小事上,还有不少的细节需要注意。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小建议,也欢迎阅读者能进一步补充提供建议。 五、注册阶段的 5 个设计细节建议1. 长串数字一定要自动分离常见于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电话号等长串数值。自动分离非常有利于核对。
两个「不分离」的数字 和 微信自动分离的数字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