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中的母婴电商,还有哪些不可逆转的大变化
从易观等各类数据上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5年,母婴电商B2C规模接近1000亿且以综合电商平台为主,天猫京东“霸占”前两位,苏宁易购、当当、1号店等紧随其后,综合电商在母婴电商的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动。但母婴垂直电商目前呈快速增长趋势,正在蚕食综合电商的市场份额。这一方面是因为母婴用户更加注重口碑和信任,消费者相对于纯粹产品,更加关注母婴资讯服务,而社区+电商的融合,有利于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也可以请其他用户提供购买建议;另一方面移动端逐步成为母婴电商主要流量来源,拥有母婴知识资讯、交流互动的母婴垂直客户端或社区APP更易集聚具有母婴产品需求的用户实现电商转化。所以未来母婴电商不仅要求得懂电商,更加需要懂母婴懂用户,这恰好构成了新的垂直专家模式。 标品是把“双刃剑”,供应链或成致胜关键 根据艾瑞iBaby母婴垂直人群的订单监测结果可以发现,童装、玩具、宝宝个护等非标品消费弹性高,受大促带动显著;而奶粉尿裤等标准品对促销的依赖相对较小。有意思的是,如贝贝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所说“奶粉和纸尿裤是母婴垂直电商最不愿意销售的两个品类,因为不赚钱甚至是卖多少亏多少。”但却成了各电商平台的“标配”和“利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奶粉尿裤是刚需,大家都希望通过烧钱借用纸尿裤奶粉来凝聚客户积累人气。殊不知这种靠标准化商品获取来的用户毫无忠诚度,一旦价格战退却用户也将大批流失,更为关键的是流量的变现能力才是决定母婴电商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而贝贝网从利润更高的非标品入手,构建起竞争的“护城河”,相较而言明显更胜一筹。 另外我们知道产品、价格、服务,供应链能力构成了电商竞争力,母婴电商更甚,因为这个行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标准品品牌垄断、非标产品又鱼龙混杂,因此在国内母婴供应环境下,如何抢占稀缺强势品牌供应资源,拿到持续良好稳定的货源,通过去中间化、降低采购价格并获得品牌授权背书将成为母婴电商平台致胜的关键。 品类多样化,跨境电商成标配 随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中国妈妈们不再只是需要纸尿裤等标准化商品,而开始追求非标准化商品,如泛母婴的童装、童鞋、玩具等,甚至一些泛妈妈人群的品类,如美妆,食品,居家等,这就要求母婴电商逐步实现品类多元化。 而母婴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品安全无保障,奶粉经常出现安全问题,导致用户渐渐失去了对国产母婴产品的信任度;各渠道价格混乱,用户老担心被骗等,再加上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对价格不再敏感,更加关心品质和安全,对国外母婴产品更有信赖感,于是母婴跨境电商迎来了新转机,如今贝贝海外购、蜜芽等大行其道,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网易考拉、洋码头等也把母婴作为重点推介品类。品类较为单一的母婴跨境不能满足中国妈妈们的所有需求,未来母婴跨境电商将成为标配。 最后提醒一下,在高节奏的当下,年轻父母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购物场景越来越碎片化,这就要求母婴电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回归到消费者价值和品牌商价值上来,因为只有真正帮助消费者挑选出品质好,体验好的商品,真正让品牌商把自己商品卖出去赚到钱的平台,才可能实现商业的可持续经营。而2016年的母婴电商,也只有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有造血能力并最快做到“盈亏平衡”的平台能够走得更远。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