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InnoDB表空间及日志文件简介 - MySQL教程
MySQL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可插拔的存储引擎,因此MySQL文件分为两种:一种是MySQL服务器本身的文件(主要是一 些日志文件,如错误日志、二进制日志等),所有的存储引擎共享;另一种是和具体存储引擎相关的文件。本文主要介 绍和InnoDB存储引擎相关的文件(数据+日志),至于MySQL服务器本身的日志文件,可以参考《[MySQL] 日志文件概述 》。
InnoDB表空间文件 InnoDB在很多方面和Oracle非常像,它的数据也是按表空间存储的,表空间是一个在逻辑上为整体的存储块,默认情 况下,所有的数据都放在一个共享的存储表空间里。 以下两个变量和共享表空间相关: 1)innodb_data_home_dir:设置共享表空间的主目录,默认等于datadir的值 2)innodb_data_file_path:设置共享表空间文件,可以包含多个文件,它们之间用分号隔开。 如果你不想把所有数据放在共享表空间里,而是想基于每个表单独生成一个文件,那么把innodb_file_per_table设 为ON即可,这样将会为每个表创建一个表空间,但即便如此,共享表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数据字典还需要放在里 面,只是它不会占用那么多空间了。 下图显示了innodb的存储方式: 上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储文件: 1)表结构定义文件(.frm):MySQL里每个表、每个视图都有一个对应的.frm文件用于记录表和视图的定义。注意:该 文件和存储引擎无关,属于MySQL数据库本身的文件。 2)共享表空间文件(ibdata) 3)单独表空间文件(.ibd) 同时,为了提高性能,可以通过变量innodb_buffer_pool_size配置表空间文件的缓冲区。 InnoDB日志文件 innodb除了MySQL服务器本身的日志文件之外,还有它独有的日志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用于记录事务日志,如果数 据库由于宕机导致实例失败,重新启动时,就可以利用重做日志恢复到宕机前的一致性状态。 MySQL的重做日志和Oracle的很类似,通过循环的方式覆盖重用,下图显示了一个拥有3个重做日志文件的重做日志文 件组: 和Innodb日志文件相关的变量有: 1)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定义日志文件的目录 2)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定义日志文件数目 3)innodb_log_file_size:定义日志文件大小 4)innodb_log_buffer_size:日志缓冲区大小 这里有个疑问,同样是记录事务日志,InnoDB的重做日志文件和MySQL自身的二进制文件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主 要有以下三点: 1)首先,范围不同。二进制文件记录所有与MySQL相关的日志记录,包括InnoDB,MyISAM,Heap等存储引擎的日志。 而InnoDB的重做日志只记录InnoDB相关的事务日志。 2)其次,内容不同。二进制文件记录的是关于一个事务的具体操作内容,而InnoDB的重做日志记录每个数据页 (page)更改的物理情况。 3)写入的时间不同。二进制文件在事务提交之前记录,在事务进行过程中,不断有重做日志条目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中。 查看本栏目更多精彩内容:http://www.bianceng.cn/database/MySQL/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