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TCP/IP协议栈面临的五大网络安全问题
如果没有开放端口,服务器将直接丢弃,这将会耗费服务器的CPU资源。如果端口开放,服务器回应RST。 利用对称性判断来分析出是否有攻击存在。所谓对称性判断,就是收包异常大于发包,因为攻击者通常会采用大量ACK包,并且为了提高攻击速度,一般采用内容基本一致的小包发送。这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ACK Flooding的依据,但是目前已知情况来看,很少有单纯使用ACK Flooding攻击,通常都会和其他攻击方法混合使用,因此,很容易产生误判。 一些防火墙应对的方法是:建立一个hash表,用来存放TCP连接“状态”,相对于主机的TCP协议栈实现来说,状态检查的过程相对简化。例如,不作sequence number的检查,不作包乱序的处理,只是统计一定时间内是否有ACK包在该“连接”(即四元组)上通过,从而“大致”确定该“连接”是否是“活动的”。 4. UDP Flooding UDP Flooding是日渐猖厥的流量型DoS攻击,原理也很简单。常见的情况是利用大量UDP小包冲击DNS服务器,或Radius认证服务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100kbps的UDP Flooding经常将线路上的骨干设备例如防火墙打瘫,造成整个网段的瘫痪。由于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在UDP Flooding攻击中,攻击者可发送大量伪造源IP地址的小UDP包。但是,由于UDP协议是无连接性的,所以只要开了一个UDP的端口提供相关服务的话,那么就可针对相关的服务进行攻击。 正常应用情况下,UDP包双向流量会基本相等,而且大小和内容都是随机的,变化很大。出现UDP Flooding的情况下,针对同一目标IP的UDP包在一侧大量出现,并且内容和大小都比较固定。 UDP协议与TCP 协议不同,是无连接状态的协议,并且UDP应用协议五花八门,差异极大,因此针对UDP Flooding的防护非常困难。其防护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待。
在网络的关键之处使用防火墙对来源不明的有害数据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减轻UDP Flooding攻击。此外,在用户的网络中还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5. Connection Flooding Connection Flooding是典型的并且非常的有效的利用小流量冲击大带宽网络服务的攻击方式,这种攻击方式目前已经越来越猖獗。这种攻击的原理是利用真实的IP地址向服务器发起大量的连接,并且建立连接之后很长时间不释放,占用服务器的资源,造成服务器上残余连接(WAIT状态)过多,效率降低,甚至资源耗尽,无法响应其他客户所发起的连接。 其中一种攻击方法是每秒钟向服务器发起大量的连接请求,这类似于固定源IP的SYN Flooding攻击,不同的是采用了真实的源IP地址。通常这可以在防火墙上限制每个源IP地址每秒钟的连接数来达到防护目的。但现在已有工具采用慢速连接的方式,也即几秒钟才和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并不释放并定时发送垃圾数据包给服务器使连接得以长时间保持。这样一个IP地址就可以和服务器建立成百上千的连接,而服务器可以承受的连接数是有限的,这就达到了拒绝服务的效果。 另外,蠕虫大规模爆发的时候,由于蠕虫代码比较简单,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源IP地址相同的包,对于 TCP 蠕虫,则表现为大范围扫描行为。这是在判断Connection Flooding时需要注意的。 该攻击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在受攻击的服务器上使用netstat –an命令来查看,会发现大量连接状态来自少数的几个源。如果统计的话,可以看到连接数对比平时出现异常。并且增长到某一阈值之后开始波动,说明此时可能已经接近性能极限。因此,对这种攻击的判断原则为:在流量上体现并不大,甚至可能会很小;出现大量的ESTABLISH状态;新建的ESTABLISH状态总数有波动。 防范该攻击主要有如下方法。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