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池建强:我的人生元编程(图灵访谈)

发布时间:2013-12-24 18:03:17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站长网
导读:池建强,70后程序员,Blogger,《MacTalk·人生元编程》作者。先后任职洪恩软件和用友集团,从事互联网和企业应用软件研发,目前担任瑞友科技IT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热爱技

池建强,70后程序员,Blogger,《MacTalk·人生元编程》作者。先后任职洪恩软件和用友集团,从事互联网和企业应用软件研发,目前担任瑞友科技IT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热爱技术和编码工作,Apple 和 Google 产品重度用户,分享技术,坚持梦想。微信公众号名称:MacTalk by 池建强

Yes, I can

“整个车间只有一台电脑,每天吃完饭,我就回到车间,把公司的硬盘拆下来,把我自己的装上。每天我都在那里,开一盏灯,拿一本书。”

你是怎么开始学计算机的?

以前看过一本叫《异类》的书,书里说大部分计算机大师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比尔•盖茨,保罗•艾伦,比尔•乔伊等等,这帮牛人开始设计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时候是70年代,那时我刚刚出生。

到了80年代,苹果公司已经上市了,但大部分中国人对电脑还没什么概念。做为一个生于农村长于乡镇的土人,我小时候根本没见过电脑,所以开始编程的时间很晚,这一点和很多少年天才、编程神童的经历有很大差距,我真正接触编程是从大学开始的。我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这个专业里有几门计算机语言的课,包括C、Fortran等,数据库用过 FoxBase,电脑是386/486,黑白的脸,没有奔腾的心,我只记得给老师写过一些类似图书馆书籍管理的系统,但细节完全不记得了。

高中时我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报志愿没报好,一本和二本都没有录取,导致心是高等学府的心,身是二流院校的人,所以就去了河北科技大学,哈哈。在大学里我很愤青,觉得这个学校很一般,没有太大学习热情,但我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可能和我小时候喜欢装配各种收音机有点关系。我经常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和上机,当时机房使用时间也不是很充裕,还要交钱,所以我们会在上机之前做很多功课,把程序编好写在纸上,这样上机后就能直接录入程序并进行调试和跟踪了。还有一个乐趣就是我们通过各种程序和工具优化软盘空间和内存大小,以期那时的计算机能够运行我们喜欢的程序,我记得最常玩的一个黑白游戏叫做战斧,主角拿着一把斧子打怪,乐此不疲。

总体来说,我在大学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并不系统,不像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已经很扎实了。

那你真正开始学习其实是在工作后?

我是在工作以后才真正开始接触编程工作的。我毕业之后很想去北京,后来去了河北汇能亚奥集团,这家公司在北京的郊区顺义的郊区林河工业区有一个厂房,工厂和研发中心都在那边,于是我就来北京了,也算曲线救国。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直流电源,公司里有一个实验室,实验室的办公条件很好,每个人配备一台电脑,还带沙发转椅,但是只有具备名校背景或者家庭背景的人才能去实验室,于是我们这几个不太招人待见的家伙就直接被派到车间了。我们去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擦散热器,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要擦散热器了,只记得那上面好多油……散热器擦了三个月,然后开始“插件”,每个人一个工位,把分配好的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插到电路板上。后来我们又去搞测试,照着图纸修理返场的电路板和直流电源。

整个车间只有一台电脑,平常你是用不上的,只有晚上机器空闲。于是我去中关村买了一块硬盘,每天吃完饭,别人回宿舍看电视、聊天的时候,我就回到车间,把公司的硬盘拆下来,把我自己的装上。我还记得当时装的是一个盗版的Windows 98系统。每天我都在那里,开一盏灯,拿一本书,学一些互联网方面的编程知识。当时已经出了HTML4,可以通过Javascript在网页上做一些动态的效果。一边学习新东西,一边把自己以前学的语言温习了一遍。大概学了半年多的时间,在99年年底,我离开了那家工厂。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