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的血崩:不会吃软饭,就会变僵尸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 昨天在中国银行给一群行长讲《赢在微创新》,虽然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但很多银行人士仍感觉互联网还太远,我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互联网电视。去年,电视行业可能觉得互联网还远,今年,电视就开始进入血崩之年。这就是互联网的颠覆性能量,有的时候是摧枯拉朽,有的时候是蹑着猫步突然而至。正好遇到今年全球首家以互联网模式,推出超级电视的乐视TV高级副总裁彭钢,聊了聊这波互联网电视的真正颠覆到底在哪? 正如我此前说的,玩法完全改变了,过去是拼硬汉子,现在要拼吃软饭,不会吃软饭就会变成僵尸,僵尸世界大战正全面开打: 1、传统电视是卖工具,互联网电视是卖服务。传统电视跟用户的强关联只在购买时发生,互联网电视则是购买行为结束才是服务的开始,是活的,是可以每周都更新的。 2、传统电视看的是市场占有率,互联网电视更看激活率,最怕的是激活率低。 3、传统电视看的是用户ROI,在乎买得贵的用户,二次购买的用户。互联网电视则看的是单一用户时长。 为什么传统电视一夜之间全部老了?因为用户体验方式全变了。 “吃软饭”者生存 金错刀:最近长虹的董事长感叹:小米,从来没有做过电视,推出一款电视,所有人的脸都冲着他们,屁股对我们。从吃软饭的角度看,为什么传统电视一夜之间就全部老了? 彭钢:传统电视更在意的是一些硬的指标,如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单品利润、用户的购买金额及二次购买率。而互联网公司做电视,更在意“软”的指标,如用户激活率,用户交互体验的满意度,单用户有效时长,用户使用智能电视的综合满意度。 硬的指标是从企业角度出发,而软的指标则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看重硬指标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依赖硬件本身获利,看重软指标的互联网企业是依赖服务盈利。 金错刀:为什么这波软颠覆这么致命? 彭钢:传统企业是吃硬饭过日子,互联网企业做电视,更依赖吃“软”饭,靠服务挣钱: 第一,把互联网的服务用户的思维,带入到电视领域,把传统的电视制造业演变成互联网的服务业; 第二,把用户的焦点放在对服务的满意度上,不断迭代服务的内容,解决用户在交互、内容、应用等方面的痛点。 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内容及服务的需求远远超过对硬件这类工具的需求。 在用户看来,评价硬件的标准不仅仅是硬件本身,更是其所承载的内容和服务。 软颠覆为什么致命的2个原因 1、互联网企业做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机厂家定价的硬模式:不以硬件挣钱,硬件价格彻底成本化,把用户拥有真正智能电视的门槛拉到最低。 2、用户体验的颠覆:由选择购买一个电视工具,变为选择不同的互联网内容及服务,由选择“硬”到拥抱“软”;用户会发现,拥有互联网企业打造的智能电视才能让用户真正拥抱互联网内容与服务。 金错刀:对普通的用户而言,互联网电视目前的第一杀手级点是高配低价,还是硬的价格,为什么? 彭钢: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我们拆除了由硬到软的价格门槛。让所有用户都能够拥抱大屏互联网带来的"软“生活。也许吸引用户的是价格,但留住用户的一定是内容和服务。 僵尸世界大战开始 金错刀:这些互联网电视都是“吃软饭”高手,这个吃软饭有三个方面:1、内容能力;2、用户体验能力;3、粉丝能力。你觉得,下一波,这些互联网势力会在哪个软饭能力上发生最猛烈的PK? 彭钢:内容是根本,这是用户最核心的诉求;体验分两个层面:一个是交互,一个是运营;粉丝是内容和体验的结果;互联网电视的竞争首先还是内容,但不仅仅是一个量的比拼,还有一个围绕用户的运营比拼,可以这么说一个令用户疯狂的互联网电视就是一家运营内容极其出色的“电视台”。 其次是体验,不仅要依赖用户不断参与UI迭代交互,更重要是电视UI的运营,如何更加个性化的推荐、管理、引导用户使用互联网电视,是决定谁是未来赢家的关键,最后依靠内容与体验沉淀的不仅是粉丝、参与者,更是互联网电视的生活依赖者,因为大家都是在用互联网电视打造一个独特的生活圈,希望拥有的不仅是简单的拥趸更是着迷于此的爱好者。 金错刀:传统电视会消亡吗? 彭钢:电视机不会消失,传统电视行业早就进入心理死亡期了,或者说是僵尸阶段。就像手机+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未来还有汽车+互联网。都会让很多现在的僵尸行业走向消亡,这是一场刚刚开始的僵尸世界大战。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