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专访王微:告别土豆,再创业如何定锚?

发布时间:2013-08-06 16:28:08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站长网
导读:上周六(8月3日)晚上,王微(对,就是那个一手创立了土豆又摆脱它的家伙)邀请了几十位互联网、娱乐、媒体圈里的朋友,去他新创立的追光动画办公室开Party,名曰“暖房”

073342l9iipaapol9zj9pj

专访王微:告别土豆,再创业如何定锚?

上周六(8月3日)晚上,王微(对,就是那个一手创立了土豆又摆脱它的家伙)邀请了几十位互联网、娱乐、媒体圈里的朋友,去他新创立的追光动画办公室开Party,名曰“暖房”。这是追光创建以来第一次迎来这么多客人。视频业里的几个老板都来了,古永锵(优酷土豆)、陈一舟(56)、冯鑫(暴风)。放在两年前,这是一次不可能的聚会。

现在,王微已完全能作为朋友而不是直接间接竞争对手与他们在一起聊天。

2012年3月12日,土豆将与优酷合并的消息宣布。8月24日,优酷土豆宣布完成合并交易,土豆网同日在纳斯达克摘牌,王微作为土豆网CEO宣布退休。或许是从那时起(?),他的微博头衔改为“漫游中的王微”。

尽管这头衔直到今天仍显示在其微博主页上,但已决定投身动画的王微显然已走出“漫游态”。他又一次以“创业者”的身份定位自己。他又一次倾力去打造一支团队。他又一次为新的创造保持高度的专注。还有:又一次与风险投资交道(尽管他一再强调资本对今天的他来说是最容易的事)。又一次面对曾让他感到有些烦扰的媒体。

2013年3月,他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首次对外公开传递出创建动画工作室、再出发的信号。7月31日,他在位于北京一号地艺术区的追光办公室与虎嗅聊了三个多小时(中间穿插简单的午餐)。他表示,他在四个月前谈及动画时,很多问题当时并没想清楚、没定板;而现在,追光动画要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首部电影是什么样的,都已变得更清晰。

眼下,追光团队整个加起来还不到20人。他们在北京东北五环外的一号地艺术区里一所小楼里工作。追光在这楼里租下大概1600多平米的面积,办公室装修风格简洁又不失讲究。制作间、音效间、观影间……一个纯种动画公司的雏形。

最近四五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集体萌动,但是往往顶着“首部国产动画XX”(XX在这里各种概念,既可能是影片类型、也有可能是某种技术)的名号营销推广一番之后,院线与观众并不太买账,现在单片票房最高的记录还是由《喜羊羊与灰太狼》保持,也就是过亿元的成绩,跟时下票房动辄飙升到三四五亿的真人电影没法儿比。这两天,自称中国“第一部运用云计算技术制作”的3D动画电影(看看,果然有个概念)《昆塔》正上映,但据市场反映,此片技术概念十足,内容性却不强,缺少大卖魅力。(呃,还记得昨天虎嗅发布的文章《故事,而非技术,是乔布斯认为Pixar应突出的价值》吗?)

《昆塔》收到这样的反馈似乎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常态。它所代表的低幼型动画,是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大多数,一心想迎合幼童喜好,却没法打动成年人,“小手拉大手”,难以撬动票房。而王微相信的,恰恰是“大手拉小手模式”。他对追光首部电影的票房目标是:2.5亿元人民币。因为只有这样,追光才能收得回预计千万美元的制作投资。

尽管,2.5亿是一个针对2015年的目标——届时中国整个票房规模与产业水平比现在肯定都有所提升,但它仍是此前中国动画电影难以想象、不可企及的票房高度。

这家还在初创期的动画公司会得偿所愿吗?远不到可以评判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探讨的,只能是:王微作为一个再创业者,如何为新公司、新产品、还有新自我定锚?

以下,就是虎嗅对王微关于此的访谈。

----------------------------------访谈的分割线-------------------------------------

虎嗅:你刚才是在电话开追光的董事会?

王微:哦不是。是优酷土豆的董事会。这应该是我在优土的最后一次董事会了。

虎嗅:还真巧。

王微:哈。上次在新加坡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是3月12日,我一看时间,正好是宣布土豆与优酷合并一年。哎挺巧的啊。很多事情是巧合。

追光的定位

虎嗅:决定放下土豆之时,你脑子里有动画这事吗?

王微:没有。起初还想着先退休一段时间,想想接下来应该干点什么,是不是写些东西,或者出去转一圈,或者做点公益?诸如此类,想人生的意义。我清楚的知道,我该造出一些东西来,但到底是做什么,不知道。我昨天还开玩笑说:那时才38岁,就提前进入中年危机了。最终决定还是在今年一月份,决定做一个公司,做与科技、影像有关系的事情,那就是动画。

动画属于行业发展非常快、但观众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品质还是有很多抱怨的行业。当一个产业被寄予巨大期望,但是用户又觉得产品还没有达到大家的想象中的那样水平,就有痛点。手机是这样,汽车也是这样。我觉得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去改善它,去创造些新的东西出来。

从商业角度说,动画电影票房在美国能占到电影总票房15%,在中国,只占到3~4%。

另外,动画电影像做程序一样,每一个东西都是写出来的,每一笔都是画出来的,都是算出来的,都是凭空造出来的——就像网站一样。这个比真人电影更适合我。而且还会与科技有很多结合。

虎嗅:有别人对你做这件事产生过驱动,或提出什么意见、建议吗?

王微:是我自己驱动的,有什么想法都是我自己先定的。但非常多的人给我建议与帮助。我一月份去旧金山和洛杉矶呆了蛮长时间,见了Pixar在内的很多电影公司、工作室,再加上后来三月份又去一趟,见的人总数算下来有三四百人。

有人说动画电影不靠谱,有多少人搞死在这上面;有人说只能在在美国做,在中国没有动画前期创作的产业,只有代工;还有人说中国市场弱,要做就得做全球市场,投足够多的资金进去,全球发行……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