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中国合伙人
如果中国有人能成为文化传媒大亨,黎瑞刚在名单上位置将非常靠前,他能讲出体制和资本最需要的故事,搭建了一个恢弘而环环相扣的“盗梦空间” 文_本刊记者 邹玲 编辑_袭祥德 “黎瑞刚,历史将证明,你会是电信的功臣,广电的罪人!” 时隔八年,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还记得发生在哈尔滨的这一幕。彼时他正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主持IPTV项目第一个试点的演示,一位在场当地广电领导站起来,指着他大声斥责。 “你告诉我,你发行过几部票房在5亿美金以上的电影?” 这次向黎瑞刚发飙的人是好莱坞动画“教父”,美国梦工厂CEO卡森伯格。即使以犹太人的标准,卡森伯格也是最精明最傲慢的商人——黎瑞刚对此深有感受,2012年2月,梦工厂动画在上海成立东方梦工厂,他目前是卡森伯格唯一的中方合作伙伴。 体制内的权威批评他,市场化的权威质疑他,黎瑞刚似乎浑身是刺,总能引起摩擦。实际上,他是中国文化产业最长袖善舞的操盘者,最终能获得双方的拥抱。他并非电信的功臣,也不是广电的罪人,但已在文化娱乐领域广布棋子。他一部票房在1亿美金以上的电影也没发行过,但几乎每个想进入中国的跨国文化巨头都会找到他。就在2013年成都财富论坛上,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又宣布与时代华纳达成战略合作。 从事传媒行业多年,他懂得如何将自己隐藏在聚光灯后。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企业家圈子,却几乎与任何一个你熟知的企业家都有过交往。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认为:他是中国企业界最被忽视的力量。 当他和你握手时,你很容易感受到这股力量。他个头不高,我们在北京最热的日子见面,他仍然穿着深色西装,书生气浓厚却行动利索,尽管刚44岁,头发几已花白。 2009年,黎瑞刚在SMG总裁任上成立华人文化产业基金,2011年7月,他离开SMG,提拔为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上海市委办公厅主任,成为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2012年7月又主动切换跑道,出任上海文广集团(SMEG,俗称大文广)总裁。不过其真正精力还是放在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他透露,“之前并没有放开打,现在到了爆发的阶段。”更多的项目、更大的资金将陆续涌现和到位。 随着中国政府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块肥沃也多见藩篱的土壤开始慢慢松动。万达集团王健林、华谊兄弟王中军、光线传媒王长田……中国最敏锐的商人都在加快步伐布局文化,连正在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的各地政府对文化产业也情有独钟。 黎声称,“出来做文化产业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推动这个产业格局发生变化。”他觉得这是更有价值的生活。不熟悉他的人会觉得这是空话一句,但了解他经历的人会知道他是有感而发。2002年,他在33岁就成为SMG的总裁,以十年时间试图以市场手段在僵化的系统内杀出一条血路,其间故事惊心动魄。 如果中国也可能出现文化传媒大亨,黎瑞刚在名单上位置将非常靠前。虽然他的产业野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仅仅拥有一张草图,但已经抓了一手好牌。其所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如何将众多项目真正落地,而他的优势之一是嫁接体制内资源与国际国内的市场化资源,将两种逻辑对接。如今文化产业正在互联网颠覆下进入大裂变时代,他也获得了更自由的身份,过去他穷十年之功也未解决的难题,这次能够借资本之力得偿夙愿吗?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