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林:垂直电商的衰落
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决不是好士兵。垂直电商们期望从垂直走向综合,本身无可厚非,也符合其发展需要,只是发展之路该如何去走? 不能模糊自有品牌的面孔。 这是发展路线的第一规则,如麦考林这般频繁变阵,一会儿“三驾马车”,一会儿回归电话邮购,一会儿又想打开实体店市场,其顶层设计变化无常,最终拖累了品牌。而且大量引入同质化加盟店和其他品牌,使得自有品牌反而陷入了竞品的包围圈。这一错误,大多数垂直电商都在犯,其忽略了自身即使最终发展为综合类卖场,也需要以自有品牌为主干,以加盟店和其他品牌为“长尾”,形成和其他电商平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别忘了在实体店中,无论是绝对综合性的家乐福卖场还是相对综合性的屈臣氏卖场里,除了货品齐全、价廉物美外,其自有品牌产品哪怕只是贴牌产品的质优价廉,才是最吸引消费者的核心亮点,亦是别处没有的商品。这样的长尾才能长袖善舞。 不能过度追求大而全。 这一规则之中,大多数挣扎于生死线的垂直电商们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没有循序渐进,从自有品牌向单品类综合卖场过渡,再从消费人群角度出发逐步丰富卖场的其他产品线和商品,而是跳跃性的直接发展为泛消费人群和消费主题的综合类门户,意欲实现一站式消费。而这种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品的结构性失衡,变为目前困扰这些电商们的一个致命瓶颈——看似门类齐全,但产品却不多样。由此可见,循序渐进,逐步丰富门类,才是目前垂直电商的生存之道。 但另一个大而全则是如京东、当当等已经完成从垂直到综合转型的电商容易发生的一大战略弊病。尤其是京东,在自身电商依然在烧钱的同时,其依然没有注重到差异化竞争,而是一方面和同行大打价格战,另一方面又在自己完全没有根基的方向突进,如被人广为诟病的京东自建物流,又如其近期爆出的尝试在线下开设实体店的新战略,这种不注重分工合作环节,而一味的想要大包大揽的走势,则势必成为类似麦考林“三驾马车”式的拖累。 专注自己的产品,卖别处买不到的商品,把“尾巴”留住,其实生存之道很简单,却在不断膨胀的电商野心中,成为最不可能的任务。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