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大你的双眼,认清某些“无良”的VC!
所以,如果有个投资人除了在钱上能给你一些帮助,其它资源一无所有,那么我还是奉劝大家再多想想、多看看。毕竟,股份一稀释就没了,如果能换来更多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决定性的资源,那又何苦不等等再说呢?当然,前提还是你没钱也能活下去。 第三,听说投后啥都管,每分钱怎么花都要管 光看小标题就知道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投资人虽说给了钱就是股东,甚至是董事。但是从投资的角度去看,大家毕竟还是“生意关系”,各有各的利益点所在。创业者每天和团队、项目、客户在一起,一定比投资人更加多的了解这个企业。而投资人有时候为了让企业发展的更快,以便更好更快的退出,所以可能会反过来要挟创业者,希望团队这样或者那样。有些创业者稍微六神无主一下,就会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 这样的案例在创投圈不胜枚举,大家问下度娘就能发现很多。我在此不多做展开。除此外,大家一定很关心如何识别这样的投资机构。 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通过自己的圈子,侧面和这些机构所投的公司聊聊、问问。如果的确平时管的太宽,那么即便给再多钱也千万不要拿,因为那样无异于葬送自己公司的前程。如果你没这方面的圈子,不妨也可以问问我。 第四,喜欢签对赌协议的投资机构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有一种投资机构的钱也不能拿。那便是习惯和创业公司签对赌协议的。初创公司可能很难理解这个对赌协议到底有多大危险。我就简单说一下。 通常对赌协议是资方要求创业公司在未来某个时间段里要达到指定的KPI,可能是营收,可能是净利,也可能是某个综合指标。按理说,一些能力很强的公司会很自信的拍着胸脯说:签啊,没问题。努努力就能达成了嘛!总归是赢的! 其实不然,如果创业团队如此认为的话,我只能用“不成熟”三个字来形容。因为企业绝不是你的自信和拍胸脯做起来的。市场有市场的变化莫测,企业的战略战术是根据市场变化来应变的。假如你和对方签订的是一年对赌,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在未来一年里,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可能你都融不到钱,或者以更高的估值融到钱。因为几乎没有一家投资公司会愿意在你“估值”未来可能有浮动的情况下,和你签订一个固定估值的“吃亏”融资协议。如果需要等到一年之后对赌结束再融资,那极有可能黄瓜菜都凉了...... 所以,VC那么多,为什么优秀的项目唯独不能要这些投资人的钱?那么就请对号入座咯? 作者:马金同,伊视可眼镜创始人,著名商业评论人。个人微信:tiller275692342 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