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三年,42亿估值待上市,他仍不满意:我们值上千亿
当年底,唱吧麦颂KTV第一家线下店在北京方庄开业,五音不全的陈华扯着跑调的嗓门陪唱了几首,跟着到场的朋友摇着手机,在一旁玩着赛马类游戏。看得出,线下店被他寄予厚望,当天的陈华甚至拉来了他的产品总监,全方面的介绍这款欲图颠覆线下KTV的得意之作。 陈华想通过互联网的玩法把手机这块屏和KTV的屏进行打通,即使朋友未能参加,同样能通过手机App,进入线上的房间,实现远程和现场互动,支持送礼等服务。他甚至在角落设置了一张游戏台,供类似陈华这种不爱唱歌的人消遣。 只是,用户体验遭遇了现实尴尬。当天技术人员倒腾了半天,也没能解决安卓手机的安装问题。 一年后,2015年圣诞节那天,改良后的唱吧麦颂再次推出新版本,首家3.0线下KTV在通州开业。陈华饶有兴致的搬来电脑,播放自家员工录制的3.0视频。这家KTV再次被他寄予厚望,从他展示的视频看到,他给每个房间设置了独立舞台,舞台有灯光、烟雾,根据歌曲节奏变换。陈华在描述这个场景时,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 据陈华透露,唱吧麦颂3.0版本的改造成本,每个房间比传统KTV贵了几万元,一家店的成本300多万元。 他曾豪言,5年内争取开到2000家线下KTV店。不过,根据透露的最新数据,唱吧麦颂正式营业的KTV有十几家,其中三四家为加盟店,另外还有三四十家线下店正在装修进场,“进度符合预期”。尽管与2000家还有很大差距,但陈华认为,相比于App的开发,开线下店涉及选址、签合同、谈价钱、装修、申请牌照、工商消防等等,周期漫长。“一年十几家店已经算进展很不错了。” 如今,他很少再提起2000家线下店这个事。他甚至告诫创业者,原本能做到100分,跟投资人讲的时候只能说80分,降低投资人的期待值。 “唱吧最少上千亿” 回国上市前夜,等待进场的唱吧开始面对着用户增速放缓的质疑。 2012年5月唱吧上线,2013年10月用户破一亿,2014年11月破二亿,2015年9月用户破三亿。唱吧用户增长轨迹,实则不慢。不过,对于喧嚣的移动互联网依然要遭受诟病。陈华解释,唱吧目前已有3亿用户,用户体量决定了不能每年翻倍的增长,而是在纵深方向精耕细作。“我觉得用户的总规模呢,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使用的频率。” 目前,唱吧的打开频率是每周一两次。陈华希望加强用户的社交属性,一方面唱歌者大多单身男女,有强烈的交友需求;另一方面,努力营造社交氛围,他甚至专门设置了开放群组的玩法,陌生人可以随时进入,同场PK。 唱吧是典型的互联网轻资产公司,迄今,这家公司的员工总数200多人,技术占多数。陈华也符合这种互联网特质:略微腼腆,爱憎分明。 曾有一段时间,唱吧的20多个网红被竞争对手挖角,对方开出的条件是每月几万元工资。根据唱吧模式,唱吧与网红之间并非雇佣关系,双方采用分成体系,没有工资一说。起初,陈华也紧张了一阵,担心网红出走太多,带走用户。 陈华便把20多个网红的账号封了,不让他们在唱吧宣传竞品,过了几个月,因为无法带走粉丝,网红又回来了。 当前,唱吧这个平台的大部分营收来自于虚拟物品和会员体系,广告、游戏、电商、产品、线下KTV也在贡献收入。 比起于用户和产品,陈华并不愿意讲太多挣钱的事情,“说你喜欢的人发唱片了,是不是应该支持他。他开演唱会了,你是不是应该买张票。”赚钱,在他看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唱吧不只是一个APP,我们要把所有喜欢唱歌的,喜欢去给别人唱歌的人,聚集在这个平台里,成为一个唱歌人的网络。”陈华说,唱吧将围绕唱歌和社交,打造音乐社交的生态,“唱吧未来最少是上千亿人民币的公司。”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