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偶像——谁影响了我的经营理念?
我跟乔布斯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从不担心去世之后产品无法延续。企业和人一样,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很多企业即使延续了几百年,终有消失的一天。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下一个死的是不是华为》,书中很多地方被我标注得乱糟糟的。其中一句我印象很深:不创新是被人革命,创新是革自己的命。既然横竖都是死,也就没必要担心企业未来的灭亡。 你看,在乔布斯时代,人人都用苹果。现在呢,三星、HTC什么的也跟上来了。这就是现实,很残酷。我用苹果,但我不做苹果;我不做IT,却可以利用IT为我服务。所以,在那句话旁,我写了一句感想:“不能做那个行业。我就做现在这行业,几百年都需要,经济好坏都需要。” 乔布斯留下的是精神,而不是产品。 对成本管理有点抠门儿 偶像:萨姆·沃尔顿 “我们是代表消费者、代表顾客采购,我们的供应商知道他们应该赚多少。” 口述|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填 无意中购买的一本书,让我认定了事业上的偶像兼导师。 在我创业的第一年,也就是1995年,因缘际会,让我无意中买到了一本萨姆·沃尔顿写的自传——《富甲美国》。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开始认真了解沃尔玛、认知沃尔顿家族。 从那本书中我了解到,沃尔玛的起步刚好是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从小杂货店到商业帝国,仅仅通过40年的努力,就做到了世界500强的第一阵营。 看了这本书,我无数次幻想自己能有萨姆·沃尔顿一样的事业与经历。从那时起,我事业上的标杆、人生的偶像就锁定为这位沃尔玛的创始人。 这本书不但自己看,我还把它推荐给很多同事。我希望更多的同事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看他的书多了,自然也会在自己的企业实践中,效仿沃尔顿的一些经验,毕竟我们走的路都是他走过的。包括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我碰到的一些难点,沃尔顿都碰到过。他的应对办法很有借鉴意义。 沃尔顿最打动我的一点是他对于成本的管理。在创业初期,他对成本的管理是非常苛刻的,甚至有点儿抠门。像我刚创业时,为了控制成本,筹备人员都是搭简易床铺在工地睡觉。如果出差远,一定是太阳没出来就出发,回程赶最晚的航班、火车。沃尔顿节约成本的形式也许与我不同,但精髓没有差异。可能,所有的创业者都是这么过来的。 做连锁超市最大的成本是采购成本。我的采购团队经常跟我说:“我们的价格压得太低了,供应商就没有利润赚了”。而沃尔顿则用一句名言回答采购团队:“我们是代表消费者、代表顾客采购,我们的供应商知道他们应该赚多少”。中国有句古话:买的没有卖的精。卖家如果赚不到钱,就不会做这笔生意。沃尔玛至今都是这种模式。 利润分享机制是沃尔顿对我的另一个重大影响——让员工分享成果。所以我在2000年推出了股份共享机制,让公司中高层成为股东。到2008年公司上市,已经有近200位员工成为了公司股东。记得刚刚提出股份共享,一位高管跟我说:“别搞什么股份共享了,每个月多发500元钱就好了。”那时候,他们的工资大概在2000元左右。后来500元我也多发了,股份共享也搞了,还送了本《富甲美国》给他看。现在,这位高管持有的股份价值大概在一亿元上下。所以,别人的成功就像一面镜子,照的是我自己。 甚至,先立足于中小城市这样的发展战略,我们都和早期的沃尔玛不谋而合。 我曾去沃尔玛总部参观过。那时候我比较狂热,想学习的心情非常焦急。现在我已经不只是看沃尔玛了,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看同行的商业模式、物流体系等。 3年前,我请了一个来自9个国家的20人外籍团队,把集团超市版块的业务全部交给他们打理。很多人觉得,这个举动存在很大风险。但是,有风险就不做了吗?这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年,沃尔顿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把自己一手养大的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那个过程中,他怎么和职业经理人磨合、怎么配合,对我今天的操作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踮起脚尖可触碰的高度 偶像:仑德民 他用这个举动告诉自己,应该勇敢地面对那段彻骨铭心地伤痛。 口述|富达国际投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李少杰 我的偶像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而是可以企及的前辈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偶像有两个。分别是我前后两位老板。 有7年时间,我都是和我的前任老板在一起工作。从荷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到英国信诚保险资产管理部,再到富达基金,我和他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公司。我的这位偶像是一个瑞典人,中文名叫仑德民。 在仑德民身上,我感受最多的并不是出众的职场技能,而是人性的光辉。 2004年,肆虐东南亚的印度洋海啸致使近30万人遇难,泰国南部的普吉是这次海啸肆虐的重点地区。那一年,正好是仑德民作为荷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总裁被派往亚洲的第一年。而海啸当时,仑德民带着三个孩子就在普吉。很不幸,海啸夺去了那个最小的婴儿。 我相信,这种事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很大的打击。按照亚洲人的处理办法,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远离这个伤心地。但是,仑德民没有被这个不幸击倒。6个月后毅然回到了岗位工作。更让人感动的是,4年前,他在泰国领养了一个小女孩,跟他失去的孩子差不多的年龄。他是在用行动告诉自己,应该勇敢地面对那段刻骨铭心的伤痛。 这件事绝对影响了他对“人性”的理解。最早,对待员工,他很苛刻,而那以后,他的作风更“人性”。而“人性”对于职场,是个重要概念。 那时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他的面前。所有高管同时投诉一个部门主管,说这个人没办法合作,一定要马上开除。面对投诉,仑德民不是简单地顺从民意,而是给了这个人6个月时间,让他有机会改善自己。其实,这个人对部门内的员工非常好,属下很拥戴他,要命的就是跨部门合作,根本没有人可以跟他共事。结果,6个月的时间不足以改变这名主管的做事方法,摩擦照旧,仑德民这才决定,让他离开公司。 “人性”化管理是仑德民给我的启发,而我的现任老板——富达国际投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陶博宏,让我感受到的则是对工作的绝对认真。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