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们,到了卖公司的创业时代了!
大买家出手的三个动机 口述/汉能投资董事长 陈宏 整理/本刊记者 卢旭成 近期并购频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大买家的市值都已很高,有钱来做并购。其次,大买家之间的竞争领域交叉了,业务要么做强做大,要么就砍掉,不能做得不三不四。市场第一怎么达到?一方面靠自然增长,一方面靠收购外围的公司。如果一个中小企业的业务,刚好跟大买家有互补,大买家就可能考虑收购。一般来讲,大买家买公司有以下三个考虑因素。 第一,战略性布局。大买家选定一个很重要的大方向后,需要通过买公司增加实力,买A公司不行就找B公司,实在不行自己弄。战略并购中有一种技巧,就是先投钱占20%左右的小股,等卖家达到既定目标,再以更高的价钱把剩下的股权买下来,没达到,就不买了,到此为止。 第二,防御对手进攻。大买家很容易把小公司杀死,杀不死才买。比如腾讯想做的事,百度会不会也想做?百度买某个小公司,不是因为小公司做得多好,而是因为它要对付腾讯,防御就发生了。所以,很多并购是大买家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削弱自己的实力而发生的。我未必能消灭对手,但我能找一个人来拖住它,商战跟军事是相通的。 第三,增厚业绩。国内A股、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主业利润往往不足以支撑高企的市盈率,所以现在很多游戏公司卖给这些上市公司。游戏公司市盈率很低,但盈利极好,五倍、十倍买来就变成二十倍。 技术性行业很难通过并购快速做大,李彦宏再买一家搜索公司,只能增加一些特别的客户关系(团队肯定要整合)。优酷跟土豆的合并要整合,很多人要离开。但像广告业、酒店业(如蓝色光标、如家),它们1加1永远等于或大于2,一个酒店集团里边可以有二十个品牌。 百度控股去哪儿的模式给业界树立了榜样。现在很多人都说,咱们就用去哪儿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好处是什么?百度只把投资人的股份买去了,但没让团队退出。百度提供各种资源,让CEO上市梦想照样实现,团队也有动力继续奋斗。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