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淘品牌失败案例“太美”:过度追求完美成致命伤

发布时间:2013-05-16 23:04:02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站长网
导读:合时、合适——追求完美的太美最终倒下,这四个字可谓其命门,太过于追求模式的自洽和细节的完美,却忽略了消费市场的动向,太美并不完美。

1

合时、合适——追求完美的太美最终倒下,这四个字可谓其命门,太过于追求模式的自洽和细节的完美,却忽略了消费市场的动向,太美并不完美。

预售、早买早便宜、数字化设计、极速供应链……这些关键字无一不让接触过太美的人为之赞叹,同时,其试图将零售端与传统制造端打通的革命性尝试也足以使人佩服其前瞻性与勇气。

很多知情者评价太美:“这是一个完美的模式”。的确,纵使创始人闫丹在投资圈有着极好的人脉,但屡屡获得投融资,也足以证明投资人们对太美模式的肯定与期望。

同时,在太美五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对完美的苛求处处可见:对后端供应链不满意,就索性停掉运营势头大好的前端;做数字化开发与建造极速供应链,硬是默默磨练了两年多;传统制造业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标准化,就自己猛扎进去开生产线,挑起整合整条供应链的大梁……

而越是看上去的“完美”与执着,如今越发凸显了太美壮士泣血般的悲情。

不合时的“预售+极速供应链”

供消费者所选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沉闷产品,而是流行于各大秀场的模特走秀鞋款,这是太美能够吸引消费者蜂拥而至的一大卖点。

按照传统的鞋业制造流程,时尚发布会上的走秀鞋款往往要在1年之后才会出现在各大品牌的专柜中。太美剑走偏锋,每天都在互联网上搜集、抓取来自于全世界时尚秀场的新款鞋子照片,设计师通过Photoshop来360度还原鞋子原貌,以图片进行预售,消费者下单后再进行生产,37天后消费者就可以收到一个月前在T台上出现的美鞋,比维多利亚这样的时尚明星还要早上几百天。

淘品牌失败案例“太美”:过度追求完美成致命伤

由于是图片预售,太美可以省略实际打样的时间,每天推出9款新品。但在最终的生产流程中,这9款并不会全部都生产,消费者下单预订即相当于投票决定人气,最后会有1~2款鞋投入生产,而按照太美的规则,那些下单预订了、鞋子却未投入生产的消费者将免费获赠其他已生产的鞋款。

太美内部的一位人士透露,每天推出9款新品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猎奇的需求,还能吸引消费者提高浏览太美页面的频率,间接降低了流量获取的成本。

太美也是第一个在淘宝商城采用预售模式的企业,每一款鞋子都有30天的预售期,在预售期内,定价规则为“早买早便宜”,价格随销售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这不同于传统鞋业的价格曲线,直击顾客的消费心理,也加快了商品周转的速度,“一般零售业一年可以做到4~5次的周转,我们能做到15次,钱赚得也快了”。

同时,即便是热销款的鞋子,太美也不会大量进行生产,每一款鞋子都是限量的,售完不会再追加订单。

这一系列做法在当年的淘宝商城实属新鲜,为太美带来了一大批忠实消费者。不过,太美在享受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备受折磨:由于合作工厂的问题,太美往往做不到37天内交货,只有20%的鞋款能勉强做到。而且,工厂生产出来的鞋子质量参差不齐,客户投诉屡屡发生。

等太美退居后端,对质量和交货期都有了十足的把握之后,市场环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预售不再吸引人,早买早便宜也是司空见惯,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变成了最大的难题。

相比较现在预售和极速供应链的流行,太美最大的教训在于踩错了时间点。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为合适的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这可谓是商业的不二法则,太美尽管拥有先进的理念,在“合时”这一点上却并未做到“完美”。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